鞋類“灰色清關”問題3至5年基本緩解
今昨兩天,由商務部組織的“中俄規范貿易秩序研討會”在我市舉行。中俄兩國政府和企業界人士聚集溫州,共同研究規范中俄貿易秩序。
溫州與俄羅斯貿易關系
2000年以后,溫州對俄貿易迅速發展,特別是對俄出口從2003年到2008年連續6年保持兩位的增長速度,年平均增幅高達32.0%,比同期溫州市出口平均增幅28.6%高3.4個百分點,占總出口額年平均6.1%。溫州對俄出口貿易主要以鞋類、紡織品服裝和機電產品為主,其中鞋類是出口額最大的產品,占比在50%以上,2008年溫州市鞋類對俄出口額達到3.96億美元。
在雙方迅速發展的貿易往來中,“灰色清關”一直困擾著溫州對俄貿易的進一步發展。近幾年來,溫州貨物在俄羅斯被查抄的事件不斷發生,2005年3月俄花鳥市場發生“拉鞋”事件、2006年6月葉卡杰捷琳堡溫州鞋再次受到查抄、2008年9年俄方又強行沒收華商貨款并查封倉庫貨物。
“灰色清關”存在的原因
“灰色清關”,被稱之為“高價走私”,即一些華商把貨物交給清關公司,而后在莫斯科的大市場接收貨物,繳納運輸及清關費用,清關公司不提供任何進出口單據。因此,華商面對俄強力部門的查抄時就拿不出任何完稅單據,也無法證明貨物的歸屬。
我國海關總署代表指出,華商堅持走“灰色清關”冒險之路,其主要原因為:一是“灰色清關”暴利驅使,包稅企業利潤高。二是華商認為“灰色清關”方式更為便捷。華商對俄羅斯的國情、語言和法律制度缺乏必要了解,而通過“灰色”包稅進口貨物,華商只需按貨物重量或體積向貨代公司交納稅費,而無需直接與中俄兩國海關和運輸部門打交道。三是按照正規清關的貨物往往并不快捷。
據一些企業反映,“白色通關”(即正規清關)需三至六個月企業才能提到貨物,而且手續相當繁瑣。而采用“包稅”貿易、“灰色通關”只需一至二個月就能提取貨物,手續簡單。此外,一些華商稱,“灰色清關”比正規清關便宜30%乃至1倍,這也是灰色清關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
破解“灰色清關”的妙方
俄聯邦海關署中央海關局局長普魯索夫介紹,俄羅斯近年在打擊“灰色清關”方面推出了許多措施。俄羅斯在莫斯科州建立了“中國商品貿易展覽中心”暨中國友誼海關監管庫以及綠城海關“向日葵”海關站。目前,俄羅斯中央海關局的海關部門正就制訂、實行和應用先進的海關信息技術而進行大量的工作,例如:利用因特網填寫商品電子報關單,以電子形式預先申報商品,提前通知等。
浙江省外經貿廳副廳長胡濰康認為,要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為主的原則,希望通過一系列措施,力爭經過3年至5年的努力,使得俄羅斯“灰色清關”問題在浙江省能基本緩解。要重點抓好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引導企業通過正規審批渠道赴俄經營,按規定及時向中國駐當地使(領)館報到,尋求官方的認可和保護,使得經營主體身份合法。二是轉變經營方式,由商品輸出向資本與產品輸出并重發展。以經濟合作區為載體,由“單打獨斗”向集團化經營發展,避免灰色清關帶來的種種弊端,使得貨物身份合法。三是走正規通關的渠道,提升產品質量和檔次,爭取進駐當地高檔百貨商場、大型超市和專賣店,鼓勵生產企業積極與俄大型采購和批發商聯系,開展直接供貨,由俄經銷公司自行清關,使得經營行為合法。
在會議現場,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秘書長謝榕芳告訴記者,目前,溫州市天雅鞋業有限公司等四家企業出資1000多萬元設立的溫州市鞋革行業對俄貿易服務平臺——溫州市捷程物流服務公司即將投入運行,而這個服務平臺在俄羅斯的公司已投入使用,包括銷售和報關。而且,這個平臺今后對全國所有的行業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