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正:小裁縫,大事業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天津永正集團董事長王永正
王永正身著量身訂做、純手工打造的西裝,連襯衫袖口上的袖扣都很講究。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永正服裝所用的布料和世界各大奢侈品牌服裝都出自同一供應商。
在全國“兩會”代表中,王永正的著裝顯得格外顯眼。這也難怪,在天津代表團經濟組里,王永正算是一個中型企業家代表,而且是一家制衣企業的掌門人。
“今年,我是代表中小型企業說話的代表。”王永正說。
在人們印象中,裁縫店規模大一些的充其量也就是前店后廠。“永正裁縫店”卻和一般意義上的裁縫店有著本質區別。永正集團始創于20世紀80年代,將國際成功人士著裝觀念以及歐美發達國家幾百年形成的只有皇室成員、高級政要、各界精英才可享受的高級量身定制的方式成功在國內推廣,成為極具國際影響力和代表性的中國高級服裝定制企業。“永正”自我標榜,不做一夜成名大眾品牌,定位于有著深厚底蘊的服裝業最高殿堂——裁縫店。
在天津濱海新區核心區,王永正投資近2億元建成的總部大樓,占地8萬余平米,花園式生產基地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標準最高、設施最完善的手工藝工業園區,其永正裁縫店,被國內外同行譽為“中國第一裁縫店”,目前已覆蓋主要省會級城市頂級商場及五星級酒店,與國際著名一線品牌同場競技,在單裁單做的同行中規模無人能及。
解讀提案
今年,王永正提交的提案是關于加大對中小企業擔保力度和勞動密集型服裝產業支持的。“中國的中小型企業發展難,難就難在融資上。”王永正說。
無論中外,中小企業都是推動社會發展,構造市場經濟的主體,促進社會穩定的中堅力量。早在 “八五”期間,國內生產總值凈值的30%,工業凈增加值的50%,就來自于各種類型的中小企業,1996年我國中小企業的工業增加值占全部獨立核算工業的56%以上。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工業新增產值的76.7%是由中小企業創造的。如目前我國的食品、造紙和印刷行業產值的70%以上,服裝、皮革、文體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屬制品行業產值的80%以上,木材、家具行業產值的90%以上,都是由中小企業創造的。
王永正稱,“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力量是無窮的。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水和陽光,加上肥沃的土地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成長為參天大樹。”
王永正認為,國家及政府部門都明確支持中小企業的融資,但“國家盡管給了很多的鼓勵,但沒有具體的舉措,下面是很難實施的⋯⋯中小企業的特點就是面廣量大,開業快,投資少,競爭激烈,經營靈活,對勞動者的勞動技能要求低。且大部分是從事勞動密集型產業,因而吸納勞動力的容量相對較大,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王永正說。
據美國聯邦眾、參兩院中小企業委員會和中小企業管理局調查顯示,美國1993年以來新增的就業機會中的2/3是由中小企業創造的,美國就業人口的52%在中小企業。“我國作為一個工業化水平較低、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妥善解決勞動力的出路問題是國家長治久安、社會穩定的根本保障。”
中小型企業“融資困難,告貸無門”,涉及三個關鍵問題:其一,在我國尚無專門為中小企業貸款的金融機構。加之商業銀行體制改革后權力上收,以中小企業為放貸對象的基層銀行有責無權,有心無力;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后,逐級下達存貸比例,使本來就少的貸款數量更為可憐,貸款供應缺口加大;二是保證缺乏。銀行只認可土地房產等不動產作抵押,中小企業擔保機構少,擔保品種單一,尋保難;三是輔導薄弱。中小企業貸款難、尋保難與其資信等級不夠有關。建立以企業資信檔案為基礎的信用制度已迫在眉捷。此外,中小企業借貸成本高,也影響了其融資能力。
在王永正看來,國家必須盡快建立健全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小企業信貸擔保制度,構建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建議國家盡快制定和出臺《中小企業信貸擔保法》等法律法規,并制定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有關實施細則,使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在有關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得以完善,充分發揮其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支持作用;建議成立中小企業銀行,建立健全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基金;建議國家拿出4萬億元中的10%-20%用于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為降低擔保風險,可以在個人信用等方面加強管理,如個人持有國外護照、親屬已經移民國外的不得享受擔保優惠等。”王永正解釋說。
在王永正看來,盡管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但能夠解決很大的就業問題,畢竟現在紡織服裝企業目前已經受到很大的影響。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