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新求變:紹興紡企化危為機
一項名為“蠟染布”的生產線改造項目讓浙江寶紡棉麻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紡印染)成了全球金融危機“覆巢”下的“完卵”之一。1至2月,寶紡印染的紡織品出口增速達20%。
面對宏觀經濟的不景氣,紹興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積極“求新求變”,成效顯著,出口不利大勢下的樂觀因素已經顯現。
紹興海關對紡織服裝出口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出口負增長的企業面在擴大,出口負增長的企業數比上年同期增加13%,但有出口實績的企業數共2813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67家。
果斷改造一舉翻身
陽春4月,浙江寶紡棉麻印染公司的六條蠟印布生產線正在滿負荷運轉,車間外,堆滿了等待染色的布料。
而此時,整個紹興化工紡織業正處在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工業區內聚集的紹興幾十家印染企業,正飽受市場空間擠壓和成本高企之苦。
“今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全負荷運轉。”寶紡印染總經理高建章告訴記者。這一狀態,是目前紹興縣大部分印染企業所無法企及的。
據了解,紹興當地180多家印染企業,集中了全國近30%的產能,但大部分印染生產線屬于普通印染,像寶紡印染這樣的真蠟印染并不多。
據當地印染業人士介紹,真蠟印染布在西非諸國十分暢銷。由于蠟染出口并非市場主流,全國僅在山東一地形成一定集聚規模。寶紡印染憑借6條生產線,已經步入國內蠟染布業前列。
高建章說:“每個月都在調高價格,客戶還與日俱增,不僅今年的生產排得滿滿的,明年的訂單和訂金都收進來了。”
“形勢比較好的企業,生產線上都有幾種甚至十幾種產品在流轉。”一位濱海工業區管委會官員說,靠單一產品、規?;a,經不起宏觀形勢變化。
其實,成立于4年前的寶紡印染曾經是一家普通印染企業,由于創業初期的染色效益、廢水回用率、產品檔次沒有競爭力,開業后即虧損。2007年初,受人民幣持續升值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雙重壓力,一度瀕臨倒閉。
然而,做貿易出身的市場敏感,讓寶紡的高管們在危急時刻找到了鮮有人涉足的全棉真蠟印花布。
當時,紹興輕紡城匯集“天下萬布”,只缺蠟印布。而且,全棉時裝面料當時每米最高不過2元,蠟印布卻能賣到1美元/米。
不僅附加值相差懸殊,在排污量上,蠟染也較普通印染有大幅下降。
寶紡印染在獲得當地銀行的貸款后,于2007年年中改造投產1條蠟印布生產線,產品遠銷西非,實現扭虧;隨后斥資改造和引進另外5條生產線,來自多哥貝寧及尼日利亞的出口訂單源源不斷,實現成功轉型。
在此基礎上,寶紡印染又研發出帶蠟燙金印花和發絲蠟紋兩種高檔產品,附加值進一步提高。
目前,公司總資產4億元,擁有6條真蠟印染生產線,近1500名員工,月產能1500萬米,成為國內最大的真蠟印花生產企業,寶紡印染一舉翻身。
寶紡印染成功轉型后,紹興其他印染企業也準備上馬真蠟印染項目,2008年已有2家企業購置蠟染設備。寶紡印染由此擔心市場產能擴張會削薄現有利潤空間,決定不再繼續擴大生產規模。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