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與中國角逐非洲織物市場
生意社4月14日訊 荷蘭織物制造商Vlisco '非洲蠟'從殖民時代開始就一直以自己的花卉圖案主導非洲市場,時間長達160年,但是現在他們則面對廉價進口商品的困擾。
周四,在巴黎舉辦的Vlisco時裝表演會上,一位模特展示設計師(Julie and Nelly)的作品。
一場新的貿易戰爭正在非洲各地展開:這場戰爭的對手是中國紡織品制造商和一家荷蘭殖民時代的公司,醒目的“荷蘭蠟”織物的原始制造商,往往被稱為“非洲蠟。”
在本土或歐洲其他地方鮮為人知,但Vlisco公司是非洲最知名的品牌,從1846年開始,他們出口到非洲的帶著奢侈設計的鮮艷織物就成為非洲大陸的一個標志。
但是,中國在非洲的縱深進軍擾亂了“荷蘭蠟“廠商的步驟,荷蘭廠商說,中國人是工作狂,中國人在復制他們的設計,只要產品一到港口,中國人就很快復制新產品,并在非洲市場傾銷廉價及低質復制產品。
該公司的銷售經理Ed Hessing說:“Vlisco公司每碼布的價格可以買到8-10碼復制品。來自中國的競爭構成一種威脅。”
“我們必須保衛自己免受中國廉價復制品的威脅。我們的目標是成為最高端的非洲時裝品牌。”
在經濟動蕩時期努力成為貧困非洲的一個奢侈品牌,聽起來很古怪,但這正是這家老字號荷蘭公司要達到的目標。
160多年來,近期該公司首次把本公司收藏的面料帶到巴黎時裝表演會上,希望抓住世界時裝資本的眼球,本次表演吸引了數百人。
為了保持其優勢,工作人員現在每3個月就開始收集新的面料,不給競爭對手留出更多的復制時間。
該公司正在遠離那些在街市銷售布匹的小店面,轉向“旗艦”精品店的成衣線,去年在貝寧和多哥開了商店,本月在象牙海岸開設商店。
公司還計劃今年晚些時候在加納和剛果民主共和國開設商店,明年在巴黎開設一家商店。
公司說:“我們希望把散居在歐洲的非洲人發展成為我們的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