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國經濟走勢圖:V還是W?
3月份外貿數據好轉,以及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的回升,一系列數據顯示經濟初步企穩。中國經濟是否能順利走上V形的道路?
在昨天《財經》舉辦的論壇上,王小廣等與會學者提出,中國經濟2009年很可能出現W形走勢。
如何避免W形的反復?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等人認為,關鍵在于提高GDP中的消費比重,中國更需要一個消費振興規劃。
警惕出現W形走勢
一系列數據顯示經濟初步企穩,本輪危機最困難的時刻或已過去。但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發展戰略與規劃研究室主任王小廣并不這么認為。
王小廣昨天在論壇上表示:2009年經濟增長的恢復是否能穩定呈現V形增長,不出現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后的W形反復?我看將出現W形反復。
普通認為經濟初步企穩,源于3月份外貿數據好轉。進口與出口同比降幅分別縮窄至-25.1%和-17.1%(1-2月分別為-34.2%和-21.1%)。
3月份CFLP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4%,比上月上升3.4個百分點,自去年11月的最低點38.8%連續四個月反彈,更為值得關注的是,PMI回升到50%臨界點以上,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國經濟發展形勢已出現積極變化。
王小廣表示,W形走勢,即經濟增長大起大落。他稱,中國經濟在2008年第4季度首次見底,在2009年由于擴張政策而有所反彈,但在2009年的下半年或2010年上半年經濟增長可能再次觸底。
王小廣提供了一些數據支持他的觀點。央行最新數據顯示,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達到創紀錄的1.89萬億元。此前將今年全年新增貸款目標設為5萬億元以上,而一季度4.58萬億元的新增貸款已經完成90%的目標。這對房地產業融資來說,延長了產業調整的不確定性。而房地產業恰恰是拉動內需關鍵。
“4.58萬億的投資,帶來了新的產能過剩;同時帶來了產權結構的失衡。”王小廣如是說。
王小廣進而認為,經濟的最終反彈只有在投資持續兩年減速、過剩生產能力得到充分淘汰、民間資本全面恢復活力之后才能實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同樣認為,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個支柱(投資、消費、凈出口)中,投資和出口都不行了,于是寄希望于消費拉動,但啟動消費首先要增加收入,收入是從生產來的,這就有必要從生產函數著眼調整分配格局,提高勞動和知識在一次分配中的比重,減少投資性比重,因為投資增加的收入大部分都到了政府和企業的口袋里,對增加私人消費作用有限,而采取國家支付增加消費又不可能持續。
中國更需要一個消費振興規劃
歷史經驗表明:亞洲經濟危機中國經濟出現第二輪下滑后,就是因為找到汽車、住房貨幣化、大學擴招等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才再次走出了低谷。
2009年經濟增長的恢復是否能穩定呈現V形增長,在由外需型向內需型轉變過程中,中國經濟需要尋找新的增長引擎。
在國務院出臺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后,社會各界也關心哪些產業能夠真正成為創造需求,刺激消費的領先發展產業。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