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首日略見好兆頭 忐忑心情難舒緩
當日,第105屆廣交會在廣州琶洲廣交會展館舉行,共有22104家境內外企業參展。
“我們是提心吊膽來的,現在全球經濟形勢如此復雜,不知這一屆廣交會是個什么情況。但今天開幕首日的情況大大超出預期,人氣是上來了。”在15日開幕的第105屆廣交會上,深圳燕加隆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一位銷售經理說。
在外需萎縮、全球經濟不確定的迷霧中,在被譽為中國外貿晴雨表的廣交會上,盡管只是開幕首日,但透過參展商、采購商,可以看出中國外貿和國際市場形勢的一些“信號”。
出口企業:報價走低
在廣交會上,馬來西亞中國經濟貿易總商會會長楊天培評價中國出口商品時說:價格合理了。他說:“去年這個時候,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沒表現出來,那時廣交會上的價格很‘亂’,搞得我們這些進口商不知所措。現在回‘穩’了,價格合理了。”
報價走低可以被看作是本屆廣交會的現象之一。開幕當天,90%接受記者采訪的采購商認為,中國商品物美價廉是危機中仍可以吸引客戶的首要原因。
江門市千洋貿易公司銷售經理范守芹說,該公司出口的馬賽克瓷磚價格一度攀升到300多元/平方米,現在只有168元/平方米。一些企業認為,一方面是因為原材料等價格下跌,另一方面是由市場極度不景氣造成的“壓價潮”。
同時,出口企業仍然在積極推出新產品。一家名為“Telescopics”的廣東五金企業今年就推出了樓梯架等三種新產品,預計能帶動其美國市場增長18%到24%。
有市場人士認為,這表明我國出口企業仍然希望通過挖掘國際市場潛力生存下來。“一方面企業要苦苦等待歐美市場復蘇,這個看起來前景比較渺茫;另一方面就是挖掘市場潛力,企業在想辦法,哪怕增加投入、成本也要做。”
海外買家:看中短期訂單
在開幕當天,一些中國出口企業表示,雖然到會采購商人數同往屆相比顯得稀少,但比預期的極度冷清要好,甚至第一天的人氣還好于去年10月份的秋交會;同時,買家中“觀望”的少了,下單的積極性似乎有所提高。
基于降低風險、避免匯率損失考慮的“短單”明顯增加。不少參展的中國企業和國際采購商都表示,短期訂單在增多。訂單額不大、生產交付期不斷壓縮成為當前貿易的主要特點。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3月份后,隨著庫存進一步消化,進口商將恢復性下單。
一些買家也表示,經過半年多的消耗,部分種類產品開始進入了庫存彌補階段,需求增加。墨西哥采購商阿德雷恩說,墨西哥經濟逐漸回升,他自己的企業也在擴展期,希望購買到更多物美價廉的中國電子產品。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