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服裝“海博會”突圍開拓市場成亮點
石獅服裝如何在走向世界的同時,盡快以自有品牌的形象進入國際高端市場?這正是高云程目前所關注的問題和工作的重點。“海博會的成果不僅要看交易量,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展會,石獅紡織服裝企業的設計理念和產品品質要獲得大的提升。”
福建省石獅市市長高云程近日很忙。第12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簡稱“海博會”)就要開幕,身兼海博會組委會秘書長的高云程,這幾天的工作都排得滿滿的:主持召開市政府專題會議,檢查、落實海博會籌備情況;接待有關部門領導和提前到達的參會客商;接受采訪……
“盡管廣交會和中國國際服裝博覽會的形勢不是很好,但參加海博會的客商卻一年比一年多,為此今年我們增設了館外館。”高云程興奮地告訴筆者。
事實上,誕生于1992年的海博會前身——福建僑鄉商品(石獅)交易會,當初只是石獅紡織服裝企業的一個訂貨會,直到1995年,它才定位為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
尤為重要的是,臺灣的紡織服裝產業與石獅的紡織服裝產業互補性很強。前不久,臺灣紡織公會已決定把他們的營銷總部大樓建在石獅。
近10年來,“海博會”這個雪球越滾越大,影響力不斷提升,從1998年起已升格為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等參與主辦的國際性紡織服裝專業展會。
據高云程介紹,此次海博會將有幾十家臺灣紡織服裝企業前來參會,一些企業準備將國際先進的功能性面料拿來展示。本屆海博會還吸引了歐美及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前來參展,毛里求斯等一批新興國際市場的采購商也將赴會采購。在全球金融風暴的新形勢下,“開拓國際市場”成為第12屆海博會的一個亮點。
然而,石獅企業自有品牌的服裝迄今只能進入國際市場中低端的渠道。“國內品牌與國際品牌有3—5年的差距,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至今看不到中國的服裝品牌。”擁有中國著名品牌“大帝”,同時也為世界著名品牌貼牌的石獅大帝集團董事長呂培榕感嘆,“雖然我們已具備做世界品牌服裝的技術,但掛它的品牌一件衣服可以賣1500元,掛‘大帝’只能賣600元。”
石獅服裝如何在走向世界的同時,盡快以自有品牌的形象進入國際高端市場?這正是高云程目前所關注的問題和工作的重點。“海博會的成果不僅要看交易量,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展會,石獅紡織服裝企業的設計理念和產品品質要獲得大的提升。”
在高云程看來,世界品牌的培育和樹立需要一個過程,就像石獅市政府在12年前制定《紡織服裝業發展規劃》時,就提出要實現產業集群那樣。“近幾年,石獅紡織服裝業的增長每年都超過20%,就是產業集群的效應。如果現在才提出‘產業集群’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