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隆繡花”以高端產品搶市場
“這是我們自己設計試制成功的裝飾繡品《雙龍搶珠圖》,還在裝裱的時候就有市民看中想買呢……”近日,在安昌鎮西扆村采訪時,該村家庭工業龍頭大戶“昌隆繡花”總經理胡仁榮向記者展示了自己的繡花新產品。
胡仁榮介紹說,這幅栩栩如生的《雙龍搶珠圖》是去年開始設計的,圖樣從網上下載后,卻因為調色、制卡難度太大,線色、針數都比普通繡品要高出許多,所以一連試制了20多次都宣告失敗。但胡仁榮并不氣餒,經過反復試樣,終于在4月初試制成功。這幅新作長1.5米,寬0.6米,為9色、40多萬針。前幾天在安昌集鎮裝裱時,就有不少居民想購買,甚至有人出價高達1000元。但胡仁榮卻想再“捂”一下,因為他認為這個新產品還需要不斷改進、完善,等技術完全成熟了,才能推向市場。
2002年,正在新疆經商的胡仁榮在其弟弟的影響下,回鄉和幾位村民合伙引進16臺繡花機。一開始,他做的都是普通的繡花產品,大多用作童裝、窗簾等家紡服飾的輔料,盡管訂單多,但附加值不高。為此,僅僅讀了兩年半書的胡仁榮,自己改裝機器,借鑒先進產品,反復選色、試樣,陸續研發出當時較先進的貼布繡、金片繡等產品。近兩年,他又從增加選色上做文章,從原來的6支針桿,提高到幾十上百支針桿,相繼設計出《猛虎下山》、《迎客松》等10多只裝飾繡品。
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國際金融危機,對主要依靠出口的繡花行業影響非常大,不少企業紛紛關門歇業,“昌隆繡花”的訂單也減少了一半多。面對壓力,胡仁榮認為,剛好趁這段時間“休養生息練內功”,加快新產品開發,以便經濟回暖時推向市場。在成功試制《雙龍搶珠圖》的基礎上,胡仁榮又開始向更高難度挑戰,夜以繼日地研制208種選色的《清明上河圖》。據了解,普通繡品只需制30張卡,《清明上河圖》光是制卡就要1000多張,難度非常大,但胡仁榮卻樂此不疲。
金融危機使不少企業呈現出生產經營上的漏洞,胡仁榮也回頭審視自己的發展道路。他發現,原來單純依靠出口的這條路充滿風險,必須加快開拓國內市場。去年,他先后在美國、法國等國家加大宣傳推介力度,還在韓國設立了銷售窗口。就在前幾天,他又注冊了一家紡織品有限公司,目前已經接了兩個訂單。“我對繡花行業的前景還是看好的,相信市場很快就會回暖復蘇。”胡仁榮躊躇滿志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