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本土品牌服裝 仍居市場領導地位
俄羅斯服裝買家和連鎖店經營商只會提供設計及發出原件制造(OEM)訂單,但現在越來越喜歡直接物色價格相宜的外國品牌系列。因此,香港設計師和品牌持有人應把握機會提供設計出色的品牌系列,拓展原創設計(ODM)及原創品牌(OBM)業務。
俄羅斯經濟放緩,房地產市場一蹶不振,盡管如此,當地富裕的消費者仍對奢侈品大有需求,大灑金錢購買品牌服裝和鞋履,這種趨勢多少能抵銷樓市低迷的沖擊。
一直以來,俄羅斯人對各種各類時尚產品均趨之若鶩。普遍預期,俄羅斯經濟一旦出現復蘇跡象,服裝消費熱潮將率先來臨。
近年俄羅斯市場蓬勃,為香港產品帶來需求。2006年,香港對俄羅斯的總出口上升15%,2007年上升55%,2008年進一步上升23%,總值11億美元。俄羅斯是香港在中東歐的第二大出口市場,僅次于匈牙利。
俄羅斯人口超過1.4億,消費市場龐大,為服裝、電子消費品、玩具、游戲及珠寶提供可觀的出口機會。
市場潛力巨大
在對俄出口中,香港時裝的排名僅次于電子產品,其中服裝、鞋履及手袋最為暢銷。俄羅斯服裝市場為香港業者締造了源源不斷的商機。
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統稱為“金磚四國”,近幾年這四個新興市場經濟增長迅猛。2008年,俄羅斯服裝市場總值估計超過500億美元。
2008年,時裝產品占香港對俄羅斯出口十分之一,反映這類產品大有增長余地。
反璞歸真便服流行
暮氣沉沉的蘇聯時代早已一去不返,現今的俄羅斯消費者十分時髦,而且注重品質,品牌意識濃厚。他們不會單單因為某個牌子或品牌名聲而作出購買決定,反而越來越渴望物色設計出眾、用料上乘及做工精細的產品。
高級服裝和珠寶固然深受俄羅斯人追捧,時尚便服也大行其道。此外,在經濟艱難時期,節儉和反璞歸真的風氣日盛。這些因素均可推動俄羅斯的服裝銷路。
俄羅斯婦女是主要的服裝顧客,她們不再穿著高跟鞋購物,希望改變形象,給人溫柔平實的感覺。此外,隨著俄羅斯消費者追求閑逸生活,越來越多的人舍棄套裝,改穿舒適輕便的服裝上班。
不少人認為,由于俄羅斯消費者對運動興趣日濃,健康生活意識不斷提高,運動服裝勢必大放異彩。
盡管近年西方零售商積極進軍俄羅斯服裝市場,如意大利的貝納通(Benetton)和芬蘭的FINN-FLARE,但俄羅斯Sportmaster、Dets Ky Mir和Snezhnaya Koroleva等本土連鎖店仍居市場領導地位。
2006年,Sportmaster的營業額為5.32億歐元,其次是DetsKyMir(2.67億歐元)及SnezhnayaKoroleva(1.46億歐元),表現較貝納通(1.34億歐元)及FINN-FLARE(6,400萬歐元)為佳。
鑒于營商環境艱難,香港貿易商、品牌持有人及設計師宜與俄羅斯服裝連鎖店合作,以便開拓當地市場。
俄羅斯也為外國品牌提供巨大發展潛力,原因是許多本土服裝連鎖店都沒有設立本身的設計公司或工作室,通常只銷售海外設計師及品牌成衣。
以前,俄羅斯服裝買家和連鎖店經營商只會提供設計及發出原件制造(OEM)訂單,但現在越來越喜歡直接物色價格相宜的外國品牌系列。因此,香港設計師和品牌持有人應把握機會提供設計出色的品牌系列,拓展原創設計(ODM)及原創品牌(OBM)業務。
香港出口商也要靈活應變,以迎合俄羅斯進口商和貿易商的需要。例如,港商應接受俄羅斯小型貿易商的小宗訂單,并考慮向信用紀錄良好、財政穩健的俄羅斯買家提供信貸或延長信貸期。此舉特別有助港商與ODM及OBM買家接洽交易,因為有關買家可能希望先行測試市場反應和產品質量,然后才大量訂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