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海外并購 企業要的到底是什么
證券市場是服裝企業募集資金較為方便的途徑。我們也可以看到現有已經上市的企業通過募集而來的資金進行了更多的市場操作,無論是較早前上市的雅戈爾、杉杉這種企業,還是后續在香港上市的李寧、動向體育等服裝企業。當資本市場對于企業的未來希望充滿期待之時,資本的流向更多充滿樂觀性。
1、資本的充裕性及后續經營的資金投入。
無論是對品牌還是對渠道進行收購,其最為重要的即是收購資本。而對于利潤同樣日益下降的服裝企業而言,這些需要動用以“億”為單位的資金如何獲得即成為了收購企業考慮的任務。
企業現有資金募集的渠道主要有兩個途徑:
(一)通過證券市場的資金募集獲得可供企業進行拓展與營運的備用現金流;
證券市場是服裝企業募集資金較為方便的途徑。我們也可以看到現有已經上市的企業通過募集而來的資金進行了更多的市場操作,無論是較早前上市的雅戈爾、杉杉這種企業,還是后續在香港上市的李寧、動向體育等服裝企業。當資本市場對于企業的未來希望充滿期待之時,資本的流向更多充滿樂觀性。
但對于企業上市為獲得更多財務支持而言,企業在獲得資金之前往往也存在較大的變數。例如:為了獲得上市及財務支持,中國動向不惜與摩根士丹利簽訂苛刻的“對賭”協議,雙方約定:如果中國動向2006年和2008年的凈利沒有達到2240萬美元和4970萬美元以上,公司主要股東要以1美元的象征價,向大摩轉讓不多于20%的已發行股本;相反,公司期內盈利若能超出5590萬美元,大摩會向對方轉讓集團已發行股本的1%。中國動向2006年的凈利達到3.06億元人民幣,超過了協議規定的2240萬美元,在對賭中先勝一局。2007年中國動向香港上市,其發布的首張年報顯示公司2007年實現利潤7.3億元。通過自身的經營解決了先期約定的經營疑問。
(二)利用其它金融渠道的融資實現自有現金流的充裕;
中國企業可以利用的金融渠道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商業性的銀行貸款,另一種是投資銀行或投資基金這種國際財團。對于前者而言一直是中國企業所不敢面對的,不僅僅因為條件較為苛刻,而且受國家政策性影響也較大。而對于后者中國企業所應用的案例極少,而這種操作方法在國際間卻較為通用。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