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國服裝品牌業 歷年來發展趨勢
我國是服裝大國,但遠遠不是服裝強國,我國缺少國際知名服裝品牌。在我國,服裝行業品牌發展模式與OEM發展模式并行多年之后,OEM發展模式遭遇發展困境,國外需求下降。部分服裝外貿加工企業轉向國內,一方面加劇國內服裝加工市場的競爭,另一方面,部分服裝加工企業開始進入品牌服裝領域。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裝生產加工基地,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服裝來自于中國制造。服裝產業是中國出口創匯的主要來源。
我們以報喜鳥為樣本,分析我國服裝業的發展趨勢。
一、報喜鳥2008年度報告分析
浙江報喜鳥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由多位自然人和自然人控制的法人共同持股,各自持股比例比較接近,股權較為分散,沒有一人的持股比例超過50%。
報喜鳥的主營業務范圍包括男士系列中高檔品牌上衣、西褲、襯衫、T恤和夾克衫的生產和銷售。
2008年報喜鳥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37億元,比上年增長100.22%;營業利潤1.67億元,較上年增長60.40%;實現凈利潤1.23億元,比上年增長48.39%。2008年報喜鳥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大幅度增長主要由于2008年公司收購上海寶鳥服飾有限公司80%股權。2008年寶鳥服飾實現營業收入4.12億元,占合并營業收入的44%;實現凈利潤3412萬元,占合并凈利潤的28%。
截止2008年12月31日,報喜鳥品牌商務系列銷售網點637個,新推出的S.Angelo時尚品牌銷售網點45個。2008年報喜鳥實施品牌系列化,將報喜鳥品牌細分為經典系列、商務系列及時尚品牌S.ANGELO,充分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擴大營銷網絡和品牌建設也是2008年報喜鳥營業收入和利潤大幅度增長的主要原因。
報喜鳥制定了公司《品牌發展戰略(2008-2012)》,提出圍繞品牌提升、渠道建設、產品研發、物流信息系統完善等方面提升公司競爭力。
2008年,報喜鳥先后研制竹炭芳香西服、采用“胸襯加襯加省”新工藝生產的西服等新產品,并進行了前身粘襯版型工藝、前袖窿拉纖條工藝、覆胸襯工藝、衣領版型、工藝結構設計、褲子版型、工藝改進等重大工藝版型改進,使公司產品更適合穿著者。同時,報喜鳥在意大利設立了米蘭研發中心。
報喜鳥采用SAP系統技術,優化門店系統,加快數據處理速度,提高數據準確性和及時性,進一步加強了公司快速反應能力和對門店的控制能力。報喜鳥強化銷售激勵機制,逐步降低國外服裝加工業務比重,積極開展高端個人量身定制carlbono業務、團體定制bono業務和網絡定制銷售ebono業務,2008年6月用于網上銷售的報喜鳥電子商務網正式上線運行。
二、我國服裝行業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服裝加工基地,服裝加工技術堪稱世界一流。低利潤的服裝加工為我國服裝業發展積累了雄厚的資本基礎,在此基礎上,我國高利潤的品牌服裝民族企業迅速發展起來。
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晉江市,實際控制人是周氏家族。七匹狼的主營業務范圍包括“七匹狼”品牌男士休閑服、休閑褲、T恤、襯衫和毛衫等的開發、生產及銷售。
與報喜鳥的經營模式稍有不同,七匹狼的服裝設計以自主設計為主,同時與設計師工作室等設計服務團隊合作進行采購設計(買手),2008年,公司設計團隊由來自法國、韓國、日本、香港以及大陸設計師組成,年設計產品達到4000S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