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寧波服裝業危機轉生機之道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在目前的經濟冰川期,對于很多服裝產業集群地和企業來說都是一個生死大考驗。
近日,記者從寧波市服裝協會獲悉,今年1-2月份,寧波市628家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9.4億元、銷售產值40.0億元、出口交貨值2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7%、11.5%和14.4%;累計產銷率101.5%;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9.7億元、利稅總額5.7億元、利潤總額3.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1%、56.1%和75.1%,行業整體呈現出產銷平穩、效益大增的發展態勢。
與此同時,細心的人會發現,在剛剛結束的彌漫著經濟寒意的CHIC2009上,寧波服裝企業卻掀起了一股“寧波風”,不僅展會上最大的展位被其拿下,而且拿出的眾多新品令同行眼羨。
四大因素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在目前的經濟冰川期,對于很多服裝產業集群地和企業來說都是一個生死大考驗。
在寧波市服裝協會秘書長張曉峰看來,寧波市的紡織服裝業之所以能在危機籠罩的困境中,率先出現生機,其主要原因在于寧波市紡織服裝業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并在此基礎上,實行內外銷并重,保證了銷售收入的平穩增長。
據統計,目前,寧波市共有服裝生產企業2000余家(包括規模以下企業),服裝企業總數雖然不到全國的5%,但服裝產量卻占全國總量的12%以上。寧波擁有一大批知名的服裝企業和品牌,綜合實力特別是男裝綜合實力居全國同類城市之首,并呈現出品牌多元化、產業集群化、市場國際化發展趨勢,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今年1-2月份,寧波市紡織服裝業完成出口交貨值22.1億元,同比增長14.4%,快于全國服裝出口增速25.4個百分點;出口外向度55.3%,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而且,由于眾多服裝龍頭企業堅持實施品牌戰略,加強國內市場營銷網點建設,在外銷穩定增長的同時,內銷增速也達到8.2%。“紡織服裝業內外銷并重成為行業整體平穩增長的關鍵因素。” 張曉峰強調說。
另外,受益于國家出口退稅政策調整,“企業盈利空間提升”。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政府審時度勢,不斷加大對出口導向型行業的出口退稅力度,“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由2008年8月1日前的11%逐步上調至目前的16%,在企業盈利空間得以提升的同時,極大地增強了企業的發展信心,讓企業事實在在得到了實惠。”張曉峰解釋說。
記者發現,紡織服裝行業出廠價格上升,原材料購進價格下降,對寧波服裝企業來說影響也較為明顯。去年年底以來,由于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持續大幅下降,帶動了紡織服裝業原材料購進價格下降,然而產品出廠價格有所提升。1-2月份,寧波市紡織服裝出廠價格累計指數101.0,紡織原料購進價格指數96.6,兩者順差4.4個百分點。體現在主營業務收入和成本增長上,1-2月寧波市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和成本分別為39.7億元和3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1%和2.2%,收入增速快于成本增速近6個百分點。
“還有就是行業骨干企業的強力支撐”,張曉峰分析認為。據對寧波市27家紡織服裝骨干企業調查,今年1-2月,有19家企業(占全行業企業家數的3%)實現盈利,合計利潤總額2.68億元,占全行業利潤總額的72.8%,行業利潤向優勢骨干企業集中明顯。
兩個難點
作為寧波服裝的龍頭企業,雅戈爾在今年的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上力推其新品“hemp”(漢麻),并展出了服裝、家紡及飾品、商務禮品3大系列上百種產品。“開發漢麻系列產品,目的是要培養一個自主研發的高科技產品。目前,我們具備了年產漢麻韌皮纖維5000噸的生產能力。”雅戈爾漢麻公司負責人表示。在歐美市場,漢麻的價格是棉的兩倍,全球漢麻面料的需求還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雅戈爾計劃將50%的產品投向國際市場。
“好的品牌、好的企業在風暴中一樣可以保持正常增長,而且有可能增長的更快。”張曉峰認為,金融危機對一些經營不善、管理不嚴、產品低劣的企業來說確是一個“難關”,但對已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主動實行產業轉型的企業來說則是難得的機遇,寧波作為中國服裝名城,在塑造品牌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紡織企業走出困境帶來更多信心。
但張曉峰同時表示,在紡織服裝業良好的發展態勢背后,也需要密切關注兩個難點:一是行業內部分化較為嚴重,虧損面較高。根據有關數據顯示,1-2月,紡織服裝業虧損面36.0%,比上年同期上升2.7個百分點。二是兩項資金增長較快。1-2月份,紡織服裝業累計應收帳款38.6億元,同比增長40.1%,產成品存貨29.1億元,同比增長39.6%,增速分別比去年同期上升30.6個和28.8個百分點。“但從發展趨勢看,由于上述促使寧波紡織服裝業效益增長的四大因素仍將持續,寧波服裝有信心率先走出困境。”顯然,張曉峰對未來寧波服裝的突圍和走向非常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