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經營成功之道系列之三――品質致勝
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正經歷著由數量型增長向質量型增長的轉變,而中國服裝企業也正處于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第二次創業轉型時期。服裝生產由人工密集的技藝型向高科技型逐步過渡,要求企業最大限度的提高經濟效益,因而全面科學的質量管理對中國服裝企業顯得越來越重要。可以說中國服裝業如想崛起,首先應從質量抓起。“有品質,才能有未來,中國的服裝品牌還談不上自己設計,只能跟蹤把握國際潮流,但是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敏銳的眼光來追擊國際服裝款式的發展趨勢,通過準確的市場定位,繼而和國際知名服裝設計師進行及時的溝通,來對我們的產品進行完善,進行中國化的再設計達到提高品質的目的”――某知名服裝公司的董事長曾感嘆說。
要解決品質這個問題,首先應該把提高服裝品質上升到一個戰略化的高度來審視,從服裝的硬件生產水平——廠房、設備、技術、流程,再到服裝的軟件生產水平——產品定位、面料選材、款式、流行趨勢的把握多方面的進行整合,從面料入庫到成品出庫,嚴把質量關,才能真正鍛造國際化的品質,為提高品牌力打好基礎。
其次是轉變服裝品質管理模式,從“質量把關檢驗”到“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從“全面質量管理”到“質量經營”,實質也是企業經營思想理念的變化和經營機制的變化。質量和經營息息相關,在當今離開經營空談產品質量和質量管理已經沒有意義。一個成功的服裝企業,它的質量管理總是緊密結合經營環境的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以及企業細分市場后確立的目標市場定位,根據這些要素把質量管理的重點放在解決經營中的難點和問題上。
既然是質量經營,在這里我就重點強調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管理:
一、服裝質量管理的特點
為保證產品質量穩定,服裝企業必須制定全面系統的質量控制計劃,在服裝生產各個環節有效地實施質量管理和控制。服裝生產通常采用技藝結合的半手工形式,且因品種多、生產周期短而在質量管理方面形成其自身的特點。首先,質量管理具有波動性,服裝產品是以手工操作為主的流水作業,生產穩定性差,這導致質量管理難于控制,常處于波動狀態;其次,與服裝行業的快速發展相比,企業總體管理水平與職工總體素質仍偏低,工人層次不齊,可塑性大。服裝產品質量的提高,有賴于提高全行業職工的質量意識及整體素質。
二、制定服裝工藝
為了有效地控制產品質量,企業必須對生產過程的各項活動做出統一策劃,這種策劃的中心是工藝準備。工藝文件是工藝準備的重要內容,服裝工藝文件要求具備完整性、準備性、適應性和可操作性,而編制工藝文件的依據主要有服裝標準、基礎標準、通用方法標準等。
工藝文件的內容主要包括:制定生產用紙型;安排和制定工藝路線;制定材料工藝消耗定額、工藝質量要求、產品檢驗規程和工藝規程等。工藝規程應根據產品和生產實際編制,它把產品在制造過程中采用的技術和加工方法用文字和圖形的形式加以規定,進而要求技工依此規定實施。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