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減少后溫州鞋路在何方?
, 面對還在蔓延的全球經濟危機,相比2008年溫州鞋革行業652億元的總產值和18.46%的增長率,2009年,溫州鞋革行業將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在3月19日召開的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會員大會上,參會企業與政府有關部門就此問題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需求減少是不爭的事實
據溫州市海關數據統計,今年1—2月份溫州市鞋類出口4億美元,同比下降9.19%,2月份溫州市外貿出口中3.32億美元,同比下降51.9%,而在走訪幾家溫州外貿鞋企后發現,由于市場的萎縮和消費者能力的下降,一些鞋企的生產流水線由原來的三條縮減為一條,有的甚至由五條縮減為一條。市政府提出“拓市場、保增長”的口號,也反映出當前開拓市場已經成為鞋革行業的重中之重。
“把握好三大機會”控制成本
作為參會的企業代表,奧康集團王振滔表示,當前就抓信政府對行業政策上的扶持、企業自身思想觀念的轉變以及產業轉型調整這三大機會,在節約成本的同時擴大市場。危機面前,市政府積極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不僅減輕了企業的稅費負擔同,同時成立小額貸款公司,緩解企業的融資問題;危機面前,奧康通過精細管理,控制成本,光食堂浪費這一項每年就省300多萬;危機面前,又呈現出新商機。經濟的不景氣使得步行街的租金不斷下滑,這給欲擴大市場的企業帶業了機遇。王振滔表示,奧康一年用在租金上的資金就達4.6億元,如果租金平均下降10%,就能節省4600萬的資金。
國內外市場齊開發
“東方不亮西方亮”,歐美市場“黑暗”,但非洲和南美市場等地地“光彩照人”,還在國內廣闊的消費群體,溫州鞋依然后勁十足。市經貿委的有關領導已經確定打造溫州鞋革行業產業集群示范,充分發揮產業集群的作用,而如何拓展在國內其他城市建立的“溫州名品購物中心”的后勁,也是市經貿委為溫州鞋開辟市場的重要途徑。溫州市外經貿局副局長潘平平則指出,當前形勢下,溫州鞋可將得心轉向非洲市場,通過在境外建工業園區和注冊商標等措施,讓溫州鞋在海外銷售更加順暢。
加強行業自律 提升區域品牌效應
溫州要擴大市場占有率,還需要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秘書長謝榕芳代表行業發出了行業自律倡議書,以抑制業界企業相互侵害、詆毀、惡意降價銷售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同時建立鞋材、鞋機等價格信息平臺,嚴禁采用不國家標準的原材料,推動行業整體健康的發展,共同推廣和運用好溫州這一區域品牌,推進溫州鞋的轉型升級,在經濟危機中收獲“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