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聯手首辦溫州鞋業“專場秀”
昨天,第10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三期展會開幕。在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的背景下,正在舉行的第105屆廣交會被稱為“近幾年來最困難的一屆”,參展企業數量十年來首度減少。251家企業、639個展位,溫州向第105屆廣交會三期提交了一份難能可貴的“報名表”———參展企業及展位數量較之上屆雙雙增加。
從昨天起至7日,廣交會第三期展出“紡織服裝類”、“鞋類”、“辦公、箱包及休閑用品類”、“醫藥及醫療保健類”、“食品及土特產品類”等5個商品種類,設17個展區。廣交會第三期的接洽成交對我市全年的出口至關重要,是我市今年出口走勢的“晴雨表”。我市這次參展的鞋類企業就有98家,服裝企業30家。鞋服是我市的重點出口商品,占全市出口的35%左右。
251家參展廣交會三期的溫州企業,向外界傳達了一個有助于企業樹立信心的信息:即3月份我市外貿經濟形勢出現好轉信號,同比增速全省第一。歸結原因主要有三點:上到國家、下到地方政府接連不斷的利好政策出臺,三、四月份政策效應便開始凸顯;政府積極支持外貿企業,啟動全市外貿企業服務月活動,市領導多次走訪調研外貿企業,幫扶企業發展;企業自身積極拓展市場。
正值當前著力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工作,本次廣交會三期,進入展館人員須接受體溫測試。記者進入展館看到,我市的康奈鞋業、東藝鞋業、吉爾達、愛好筆業、菲斯特服飾、金州集團等品牌企業均加大了布展力度,大展位的布置給客商眼睛一亮的感覺。記者發現,開幕首日,來的客商并不是很多。對此,我市有關企業負責人說,按照慣例,一般是開幕后的第二天、第三天,客商會多,也是“搶單”的關鍵時期。
“有困難,但更有信心”,“廣交會不僅是外貿出口的晴雨表,更是企業展示的好舞臺。對外貿企業來說,保增長就是保證發展和未來。”這成為眾多溫州參展企業的共識。菲斯特服飾董事長蔡歡天表示,在當前的嚴峻形勢下,要保住去年份額,雖然有難度,但更有信心。金融危機面前,首先要保住份額,同時要練好內功。
本次廣交會上,政企聯手還要辦一場溫州鞋服“專場秀”。市政府定于5月4日下午在廣交會展館內舉辦“穿在溫州,足行天下”溫州鞋服出口品牌推介會,為“溫州制造”吆喝助威。據悉,這是地市級政府第一次在廣交會上舉行此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