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呈現出快速發展 為服裝企業“解渴”
幾年前,石獅服裝企業所用的棉紗絕大多數需要從外地或外省購買,生產成本高,同時也顯示出棉紗在石獅有著巨大的市場前景。近年來,石獅織造業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喜人景象,逐漸為服裝企業“解渴”。
織造業發展市場潛力巨大
有統計資料表明,幾年前泉州地區年平均生產服裝近6億件,年織布14億米以上,但全年紡紗僅有不到一萬噸。本地區產紗總數不足需求總量的2%%,98%%以上需要從各地購進。石獅紡織服裝企業棉紗的用量每天逾千噸,全年用量近40萬噸,但多年以來,石獅的服裝企業用棉都靠從外地運進,這使得服裝的制作成本提高,利潤空間縮小。隨著市場的需求量不斷加大,很多企業需要擴大生產規模,但生產規模越大,所需的棉紗就越多,風險成本就會越來越高。更值得注意的是,紡織服裝業雖然是泉州地區的一個重要經濟支柱,但幾年前真正稱得上高檔服裝面料的高支高密、多種纖維混紡等仍然是空白。曾有紡織專家呼吁,要努力提升本地區紡織服裝產品的檔次,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強化產業優勢,必須發展高檔織造業,生產高檔服裝面料,而且這個市場潛力巨大,市場前景無可估量。
織造業發展為服企“解渴”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織造業發展,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措施,鼓勵和扶持織造業的發展。目前,以協盛協豐、華豐、宏太為主的大型織造企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協盛協豐公司將建設50萬紗錠高檔織物紡紗廠,其中包括高檔純棉精梳倍捻紡紗廠,新型纖維純棉精梳物結紡紗廠,功能性纖維混紡廠,純棉高檔OE紡紗廠,一期10萬錠高檔織物紡紗廠目前已經部分投產,月生產能力就達到1000噸。據該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采用高新技術,加強新型纖維和功能纖維的應用,引進高織高密、多種纖維混紡的先進技術與生產工藝,生產高檔棉、毛、化纖仿真織物,為織布企業提供高檔原料。
全部建成后,將實現紡紗年銷售收入19億元、織布年銷售總收入9億元。宏太紡織公司目前擁有日本豐田噴氣織機208臺,比利時畢加諾噴氣織機72臺,日本津田漿紗機2臺,沈陽景星整經機5臺,上海英格素蘭空壓機4臺,總資產近2億港元,年生產能力達到4千萬米。而據華豐紡織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吳先生介紹,他們5萬錠紡紗廠的年生產能力近萬噸,除滿足本地服裝企業需求外,產品還遠銷廣東、江浙等省。另外,飛輪、華寶等石獅較早的生產棉紗的企業也在不斷發展。業內人士預計,過不了幾年,石獅服裝企業依靠從外省買棉紗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