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衡杰解讀中國服裝業出現的五個下降
去 年中國服裝產業出現“五個下降”,這是記者從4月26日舉行的中國服裝協會五屆二次理事會暨全國服裝行業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的。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在會上發布的《中國服裝協會工作報告》中分析,2008年受各種因素影響,服裝行業出現“五個下降”:
第一,產業規模擴張止步,服裝總產量下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8年1-12月,我國規模以上服裝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206.52億件,其中梭織服裝93.40億件,針織服裝113.12億件,分別較上年同期增幅回落9.56、11.06和8.31個百分點,且產量增幅逐月回落。規模以上企業產量占全行業服裝總產量的45%左右。2008年全行業服裝產量為460億件,增幅為-10.16%。
第二,小企業隊伍萎縮,產業效益明顯下滑。據國家統計局對規模以上企業統計顯示,2008年1-11月份,規模以上企業個數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6.92%,而企業平均人數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4.14%。企業虧損面達22.77%,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個百分點。2008年全年服裝行業平均利潤率一直在滑坡,與往年規律相同,年底下滑趨勢得到抑制,行業平均利潤率為4.21%,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57%。
第三,行業投資增速下滑。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8年1-11月服裝行業實際完成投資、施工項目數、新開工項目數、竣工項目數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提高了21.77%、-1.8%、-9.44%和4.92%,幾項增幅指標分別較上年回落了約19、26.5、27和41個百分點。特別是新開工數量明顯較上年同期下降。
第四,國內市場低迷,服裝類消費增幅下降,消費結構生變。據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2008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48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1.6%。其中,服裝類增長25.9%,增幅較2007年同期下降了3.1個百分點。全年全社會累計服裝消費超過10000億元。2008年衣著類商品出廠價格指數始終保持上升趨勢,而消費價格指數卻一再回落,兩者間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消費價格指數全年基本圍繞2%幅度下降,而工業品出廠價格則以2%左右的幅度上升。
第五,服裝出口實際下降。據海關統計:2008年我國累計完成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1197.90億美元和295.52億件,同比分別增長4.1%和下降0.37%,增幅分別比2007年同期回落了近17個百分點和12個百分點。剔除匯率因素,2008年我國出口同比實際下降了2.60%。
出席會議的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王天凱指出,行業要從三方面有所突破:加強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優勢、自主創新的自有品牌,尤其在研發和營銷有所作為、對行業示范作用的骨干企業;推動區域經濟調整、形成比較優勢建設,從而更快的使中國從服裝大國走向服裝強國。
會議發布了由中國服裝協會、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聯合編撰的《2008-2009中國服裝行業發展報告》。會上還宣布成立“中國服裝協會市場委員會”,并通過紅豆集團總裁周鳴江接任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的決議。
另外,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在會上作了《中國宏觀經濟走勢與產業成長》的專題演講,舒朗服裝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健民、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分別就《中國民營企業發展模式》和《中國服裝突破困境的思考》作了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