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鞋革企業合力才能突破重圍
心聲1
紡織——
引導企業提高品牌貢獻率
受訪者:王啟明(福建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海天輕紡集團董事長)
王啟明表示,盡管面臨著諸多不利因素,但國內和國際兩大市場是泉州紡織服裝業發展的永恒動力。
“盡管金融危機沖擊,但世界對服裝的巨大需求沒有改變,相信通過政企合力,共克時艱,泉州服裝將繼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他說,面對壓力,紡織企業必須先渡過難關、穩住大盤,才談得上今后的發展提升。而單靠企業單打獨斗顯然太過單薄,需要團結起來才能突破重圍。
他建議,政府可以引導企業通過促進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的合作。相關部門在融資、稅費、用工成本、信息引導等方面給予企業更多幫助和指導,引導企業提高科技和品牌貢獻率、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杜連財)
■心聲2
鞋業——
出臺針對性的扶持政策
受訪者:許景南(泉州市鞋業商會副會長、匹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如何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許景南認為,當前政府提出的“穩住大盤,固本培源”是一個很好的方向。他說,其實有很多問題在泉州經濟高速發展中被掩蓋,泉州對傳統制造業的重要性有了重新的認識,因為這個地區的產業集群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大盤生根。
他認為,泉州經濟的發展,一定要有科學的發展觀,要認識到泉州的優勢就在民營企業和傳統制造業,對于未來產業往高新技術方向發展是好的,但要認清泉州的優勢所在。
“鞋服產業一直是泉州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改革開放30年來,泉州的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取得驕人成績,其中,鞋服產業從手工起步到貼牌加工,到最終創立自己的品牌,云集著國內鞋服行業的多數知名品牌,這是國內其他城市少有的優勢。廣東的制造業一直很發達,但是在這次金融危機沖擊下,卻出現倒閉潮。這次金融危機給很多行業帶來動蕩,但泉州有不少鞋服品牌卻屹立不倒,甚至還保持著增長,泉州的內銷產業的優勢在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了。所以,泉州未來發展的定位要適當調整,在保持和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基礎上,尋求高科產業的多元嘗試。”許景南說。
對于政府如何出臺政策,有效扶持企業發展。許景南認為,政府在提出“穩住大盤,固本培源”的大方向后,眼前重要的是針對市場和企業的實際情況,落實有效政策。第一是對傳統制造業的升級發展要有支持和規劃;第二是在困難時期幫助企業減負;第三是如何優化提升城市的軟、硬件設備,以求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優秀人才;第四是,輿論上對企業的積極作為,給予更多宣傳支持。
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匹克的產值依然保持著增長。去年在惠安城南工業園投資了三個億建設的占地150畝的匹克新工業園區,已順利投產。許景南說,從去年以來,當地政府加強服務,今年還將在新工業園區再投兩個億,優化和提升園區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呂振震)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