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造業能否輕裝上陣?
如果說金融系統是美國經濟復蘇的第一關卡,以汽車業為代表的制造業就是第二關卡
“華爾街對美國經濟的作用仍會像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樣重要,但不會再占半壁江山。一個健康的經濟應該有廣泛的工種組合,具有機械才能的人應當擁有一個位置,無論是在建筑還是制造業方面。”
5月4日“奧巴馬不再愛華爾街”成為了美國各大媒體報道的焦點。在一系列大事件之后,華爾街至少現在失寵了,取代者是制造業。
從工業化時代開始,制造業就已經成為美國經濟的支柱。然而在為美國經濟創造了巨大財富的同時,制造業也累積了大量的問題。此次被重新在美國經濟體系中“正名”,制造業遇到的第一個任務便是“減負”。這個任務主要集中在汽車業。
摘除“脊梁”病灶
汽車業被奧巴馬認作是制造業的“脊梁”,然而也是制造業最為嚴重的病灶。能否成功摘除長期困擾汽車業的病灶也就成為了美國制造業能否輕裝上陣,重振美國經濟的關鍵。
在經過了73天的漫長談判之后,4月30日,奧巴馬親自宣布美國三大汽車巨頭之一的克萊斯勒公司破產,與意大利菲亞特汽車公司達成合作協議。破產給克萊斯勒帶來了一個擺脫沉重債務和福利包袱的機會,有了一個結束多年持續虧損和市場份額下降的契機。由財政部出面與克萊斯勒債權人斡旋的協議呼吁,債權人如果放棄69億美元債務,那么可以換取到22.5億美元的現金。按照美國破產法規定,如果破產企業順利完成了債務重組,那么它可以結束破產保護程序,成為一個新的法律實體。美國政府希望這一重組進程在30天到60天內完成。為了幫助克萊斯勒盡快走出破產狀態,在已經提供40多億美元資金的基礎上,財政部還將再提供80億美元。
在提交給法院的重組宣誓書中,克萊斯勒暗示,如果法庭能夠允許快速推進破產程序,克萊斯勒將可能在2012年恢復盈利。該公司預計2012年的收益約為1億美元,2013年為16億美元,2016年前凈盈利有望攀升至30億美元。
“破產不是一個脆弱的信號,而是朝著克萊斯勒重生道路邁出的另一步。”奧巴馬對克萊斯勒破產的堅決態度也在鞭策著另一個汽車巨頭通用的“減負”步伐。近日傳出通用已經同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就降低勞工成本、重新安排公司退休人員的醫療保健等達成初步協議。通用計劃以39%的股份和100億美元現金抵消拖欠該工會200億美元的醫療福利。5月3日,菲亞特公司表示將就正式收購通用公司歐洲業務與通用國內公司展開協商。5月4日,通用汽車宣布,出售其旗下土星品牌已經進入下一個步驟,已經有幾個潛在買家出現,預期在今年稍晚時將與其中的買家簽署協議。至此,擋在通用汽車重組道路上的障礙就只剩與持有該公司270億美元的無擔保債券的投資者能否達成債轉股的協議。如今,距離財政部留給通用汽車考慮生死存亡的時間也只剩下21天了。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