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業品牌優勢造就“暖冬”
德爾惠鞋廠,工人馬不停蹄地制鞋
行走在泉州古樸的街道上,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這座歷經千年的歷史文化名城,在改革開放30年后所煥發出的生機與活力。安踏、恒安、九牧王、361度、特步、七匹狼、達利食品、金冠園、輝煌水暖……泉州的民營經濟,從草根工業起步,如今已成為聞名的品牌之都,共擁有中國馳名商標31個、中國名牌產品46個,分別占全省的42%和46%,有16個品牌進入中國500個最具價值品牌,居全省之首;有395項產品獲省名牌產品稱號——泉州當之無愧地榮膺中國品牌經濟城市。
從草根起步到品牌意識覺醒
在泉州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辦公室,梁云南副主任向我們介紹了泉州工業從草根起步的發展歷程。上世紀80年代初期,泉州人從“三來一補”起步,辦起了眾多小工廠、小作坊,成就了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草根經濟”。梁主任說,泉州大部分企業在那一時期迅速完成早期的發展積累。進入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泉州人尷尬地發現,盡管企業遍地開花,真正叫得響的品牌卻寥寥無幾。
“貼牌加工,有品無牌。不僅是企業的缺憾,也是城市的缺憾。”梁云南說,為此,泉州市委市政大力推進實施名牌發展戰略,從財政、信貸、稅收、土地、用電、人才引進等給予名牌企業獎勵扶持。而政府的鼓勵扶持與企業品牌意識的自我覺醒一拍即合。
安踏公司成了請明星代言的第一個吃螃蟹者。1999年,安踏請來世界乒乓球冠軍孔令輝當品牌代言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時間,“明星+廣告”式的造牌運動風生水起。短短幾年間,泉州就有雅客、七匹狼、安踏、361°、金萊克、德爾惠、貴人鳥等60多家企業,聘請孔令輝、王楠、李亞鵬等100多位名人、明星作為品牌形象代言人并在央視一套和五套頻繁亮相。隨之,央視五套被戲稱為“泉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