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營鞋企突圍的主要路徑
在國際需求急劇萎縮,拓展內銷市場又難見成效的雙重壓力下,泉州出口民企該如何突圍?在多數企業采取守勢之時,也有勇敢的企業悄然加快了自主品牌在海外的推廣速度,甚至手持現金對海外并購躍躍欲試,與此同時,借力抱團出海尋找商機的企業也越來越多。
自主品牌加速出海
梅花傘也悄然加快了在國外市場自主品牌的推廣,作為泉州為數不多的參加廣交會二期和三期的企業之一,梅花傘更是加大了自主品牌產品的推廣。
“這兩天又有幾個國外采購商有意加盟我們的專賣店。”5月5日,在接待了幾個采購商之后,泉州某童裝品牌老板轉過頭來向記者嘀咕著,“現在這種形勢,我們必須加快自主品牌在海外的拓展。”
這已經不是這位老板第一次在廣交會上推廣自主品牌產品,早在幾年前,他就開始利用廣交會平臺進行自主品牌的推廣,但自主品牌的推廣主要在中東地區,歐美則一直是一個“禁區”。
“服裝與文化的關系甚為密切,雖然日本、韓國的服裝在中國可以得到很多認可,但到歐美去打品牌也有很大的難度,因為東方文化和西方文明有很大的差異性。”這位老板告訴記者,選擇中東地區作為突破口,主要是中東在服裝文化方面不像歐美那樣能引導一種潮流,較能接受外來的東西,對亞洲文化的接受度比較好。該品牌出口到中東的適合性、價格的競爭性讓中東市場有更多的選擇性,市場拓展比較容易。
這幾年下來,該品牌在中東市場上的開拓也是卓有成效,據透露,目前,該品牌已在俄羅斯、黎巴嫩、沙特、土耳其、迪拜等5個國家和地區開拓了自主品牌的經銷加盟商。歐美市場拓展有難度并不意味著放棄,“歐美市場的拓展不能太急,要循序漸進。”因此此前的做法是,盡可能依靠廣交會和國際上的展會有意向地做歐美等市場的拓展。而針對歐美市場,則采取推出自主設計的方式進行過渡。“合作的客戶都知道我們的設計研發能力,他們每年下單前在給我們一些他們的設計之外,必定要選擇一些我們設計的款式。客戶一旦采用我們自己設計的款式,價格就提上去了。自己研發的款式比來樣加工的利潤提高10%左右。”
但從去年開始蔓延的金融危機,逼著該企業不得不加快自主品牌在海外的拓展速度。“海外訂單不僅利潤低,而且已經出現明顯減少的趨勢。”這位老板告訴記者,而為了加快自主品牌在歐洲市場的推廣,從去年開始,他又調整了思路,開始頻頻與德國和西班牙等國的國際知名童裝品牌接觸,探討合作的可行性,“我們幫助國外品牌拓展國內市場,而他們幫我運營自主品牌的海外拓展。”
與該童裝品牌做法類似的是,來自東石的梅花傘也悄然加快了在國外市場自主品牌的推廣,梅花傘是泉州為數不多的參加廣交會二期和三期的企業之一,而在本屆廣交會上,梅花傘更是加大了自主品牌產品的推廣。
只是,梅花與格林的自主品牌策略存在較大差異,為吸引客戶采購梅花的自主品牌產品,梅花不惜犧牲利潤,其自主品牌產品的售價往往低于貼牌產品。而據梅花董秘鄭家耀透露,目前,梅花在海外的自主品牌推廣已經初見成效,“在意大利,已經出現仿冒梅花品牌的產品,這說明我們在當地已經具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
海外并購潮起
一股海外并購的暗潮已經開始在泉州涌動,來自晉江商務局的信息則顯示,為了扶持海外并購,晉江方面已經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措施。
實際上,在泉州的產業,加快自主品牌在海外的拓展,已經成為一種共識。泉州市外經貿局副局長鄭金福認為,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正是泉州民企自主品牌進軍海外市場的最好時機,“以往,國際市場被那些國外品牌牢牢控制,但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國外消費者購買力下降,這種格局開始出現松動,高性價比的中國商品正好可以借機切入。”
不過,與由外銷轉型內銷相似的是,在海外自主品牌的推廣,同樣遇到渠道構建的難題。“這個問題確實很突出,沒有渠道,自主品牌就無從談起。”鄭金福告訴記者,在渠道構建上,泉州民企已經出現多種形式并進的格局。
鄭金福所言的多種形式包括通過海外代理商、直接走出去自建終端以及直接的收購等,其中,格林正是通過海外代理商“借船出海”的典型代表。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