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別讓現金從你眼皮底下流走
別讓現金從你眼皮底下流走。
在晉江市財政局日前主辦的《企業如何利用財務管理渡過危機》的專題講座上,記者遇到了前來聽課的林先生。
林先生是晉江一家鞋業企業的負責人,該企業是以接單生產為主。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林先生的企業在成功維持多數老客戶訂單的同時,還拓展了一些新客戶,整體訂單量不降反升。看到自己企業財務報表中的銷售收入和利潤仍持續上升,林先生頗為欣慰。然而就在不久前*,當林先生要加大投入引進設備的時候才發現企業資金吃緊,并沒有多少流動資金。“咦,我的利潤不是挺高的么?”
去年以來,許多企業主都有和林先生一樣的困惑:“客戶沒有減少,利潤是增加的,但是資金哪里去了?”
■本報記者 黃小環
老客戶欠款帶來壞賬
林先生讓財務部把去年9月份以來每個月的財務報表都送過來,再一次查看。“沒錯,每個月的總銷售收入和凈利潤與往年同期相比都是平穩上升的。如果我的收入和總利潤是上升的,為什么我拿不出資金呢?”
困惑之下,林先生把營銷部的主要業務人員叫了過來,開始詢問:“你們都是負責老客戶訂單的,去年以來,這些老客戶的訂單量有沒有減少?”得知老客戶的訂單量并沒有減少,反而有一定幅度的上升時,林先生不禁責問:“那是不是有誰為了保持訂單量而擅自調低價格了?!不然怎么企業的資金開始吃緊了?!”
“價格并沒有調低,但是由于客戶的資金周轉不過來,許多老客戶前期支付的資金越來越少,欠款變多了。”一位業務員的回答提醒了林先生,他趕緊拿過財務報表,重新仔細地看了一遍,果然應收賬款逐月上升。而據業務員介紹,有些賬款收回來的希望甚微。
如林先生的企業一樣允許老客戶欠款的企業還有許多。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由于經濟形勢嚴峻,為保住訂單維持生產,許多企業在接單的時候,允許老客戶加大負債下單。“結果大額應收賬款導致企業資金緊張。而隨著形勢的日益嚴峻,企業的壞賬風險也隨之增加,于是出現了賬面銷售收入和利潤可觀,事實上資金流失的情況。”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分析道。
新訂單帶來高成本
在林先生企業的財務報表中,除了應收賬款,成本一欄的數據也是逐月大幅上升。上述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分析,成本上升很可能是因為企業的新訂單。“除了老客戶的欠款越來越多,危機下,企業為求訂單,努力開拓市場,接新訂單也可能是企業資金流失的一大隱患。”
據一位拉鏈行業從業人士介紹,經濟形勢好的時候,利潤豐厚,企業對于成本控制方面并沒有太重視,一直采用粗放型的管理。形勢不好的時候,企業更沒空去管管理方面的事,企業的當務之急是努力尋求新市場,接新訂單,新客戶只要是現金全額付款且利潤可觀,企業馬上接單。
新訂單利潤可觀,但是將帶來多少生產成本、庫存成本、物流成本以及隱性成本,最后企業究竟能獲得多少凈利?“許多企業長期缺乏一個成本核算體系,沒有準確的成本數據,在承接業務時就缺乏決策依據。再加上秉著訂單為王的觀念,這些問題企業業務人員乃至企業主在接單的時候根本無暇顧及。”上述負責人表示,新訂單究竟是盈是虧,有些企業后知后覺,直到現金流失后才知曉。“對這類企業而言,接單越多,說不定現金流失越多。”
□財經隨筆
做企業家還是業務員?
金融危機下,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許多短板暴露了出來。有人說,就民營企業而言,企業主就代表企業,企業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主的競爭力。這話雖不盡然,卻也沒錯。
企業的目的是盈利,那么企業主的職能就是組織社會上一切可利用的資源,通過決策來實現資本增值,達到目的。在前期的發展中,晉江的許多企業主靠著在市場上拼搏,積累了身家。彼時,這樣的決策是正確的。
但正是由于前期的成功,不少企業主癡迷于自己的經驗,陷入了誤區。他們錯誤地認為,企業效益是靠業務做出來的,于是出現了重市場輕管理、重利潤輕現金的行為,他們用業務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來衡量企業盈虧,用自己心中那本賬來代替財務。結果導致了決策失誤,資金流失,苦苦掙扎后倒下。此時,這樣的決策是錯誤的。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