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反傾銷保衛戰“決戰”五月
牽涉到全國12400家制鞋企業的中國鞋業反傾銷保衛戰已經進入關鍵期。中國商報記者日前在中國皮革協會了解到,本報持續關注的中國鞋業反傾銷“日落復審”5月將等待歐盟30個國家投票裁決,這次復審是“日落”還是“日出”的關鍵焦點,也直接影響中國鞋企是否繼續受制于歐盟反傾銷措施。
據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如果投票不能通過,出口歐盟的制鞋企業的產品將被強制征收時間延長到3年,甚至達到最長5年,而且征收稅點可能增加,再加上今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這對于參加集體應訴的60多家制鞋企業乃至更多的關聯企業來說,攸關未來生存和生計,對今后中國鞋類出口歐盟無疑是雪上加霜。
歐盟委員會于2006年10月開始對中國皮鞋征收16.5%的反傾銷稅,并于2008年10月到期后,進行“日落復審”,這將決定反傾銷是繼續生效、延伸和提高稅率還是終止。
2008年11月,歐盟委員會就皮鞋反傾銷“日落復審”得出抽樣結果,包括奧康在內的7家鞋企被抽中,并進入書面答辯程序。2009年1月,歐盟委員會負責皮鞋“日落復審”反傾銷調查的官員分成兩組,開始對7家被抽樣企業進行實地核查工作。截至目前,“日落復審”已進展到關鍵一步,將等待歐盟30個國家投票裁決。
據了解,在去年9月17日歐盟內部進行的一次非約束性投票中,27個歐盟成員國中有15個國家反對延長反傾銷措施。這表明希望取消反傾銷關稅的歐洲國家占多數。而歐盟內部也有某種程度上的分歧,很多歐盟皮鞋進口商、在華投資跨國企業,在當前的經濟不景氣環境下,他們也希望歐盟盡快取消針對中國和越南產皮鞋的高關稅。此外,歐洲消費者為降低消費成本,也表示不希望歐盟維持對中國和越南產皮鞋的反傾銷關稅。
面對這次反傾銷的“日落復審”,本月底前將跟隨商務部、中國皮革協會等一批領導一起到國外做游說工作的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卻顯得很自信,他向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很有信心聯合各方人士贏得歐盟皮鞋反傾銷“日落復審”的最后的勝利。王振滔表示,本次也是最后一次出去游說,目前歐盟官員正在對實地核查情況做匯總、分析和評議工作。同時他們對歐盟當地進口商和起訴的產業也要進行實地核查,估計最后裁決在5月份就會有結果。
實際上,歐盟反傾銷措施實施兩年來,對中國皮鞋業的產品出口產生了較大沖擊。
根據海關統計數據分析,今年1-2月,我國對美國出口鞋3.2億雙,下降12.6%;對歐盟出口2.5億雙,下降18.2%;對日本出口7264萬雙,下降9.4%。三者出口合計占同期我國鞋出口總量的54%。
“整體鞋類產品在過去一年遭受到近30年以來的第一次負增長,這其中有政策、金融危機的影響,最主要的還是這兩年的歐盟反傾銷征稅的影響。”中國皮革協會制鞋辦公室主任衛亞非說。
歐盟是中國第二大鞋制品市場,今年1-2月,我國對歐盟出口2.5億雙,占鞋類產品出口量的22.93%。如果本次歐盟對中國皮鞋反傾銷“日落復審”在今年5月份的歐盟國家投票中通不過,那對產品出口歐盟的中國制鞋企業,特別是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區的企業將是致命的打擊。“其實反傾銷稅的征收對奧康公司來說影響不是很大,可能對溫州地區的東藝、巨一、泰馬等企業影響比較大些,由于這幾家是做純出口業務,量也不少,基本沒有內銷,另外吉爾達也是主打出口,兼帶部分內銷。”王振滔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但同時,王振滔坦言,奧康產品出口歐盟的銷售量第一季度下降了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