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企狀況調查
“這不是我們面對的第一次危機,也絕對不會是最后一次,更不會是最嚴重的一次。”王建強(化名),46歲,浙江溫州人。2009年5月中旬的一天,他經營的服裝加工廠又獲得了一筆來自于非洲某國的服裝訂單。
“實際情況比我們當初預計的要好。”王建強介紹,自2008年9月金融危機大規模爆發以來,“倒閉”、“破產”成為當時浙江民營商圈中最熱門的詞匯,“幾乎每天都有人在耳朵邊提及一些熟悉的工廠關門或是倒閉的消息。”但2009年開年以來,尤其是3月過后,這種消息像大地上的積雪,天氣轉暖,漸漸融化、消失。
那些關停的打火機企業大部并未停下其“前進”的步伐。
據在溫州當地暗訪發現,被市場淘汰的打火機企業,大部分往往轉型做起了擔保公司生意,甚至不少企業直接參與到地下錢莊的運作中。
“受金融危機影響,擔保公司的生意反而更好。”吳某介紹,像他這樣的小型擔保公司,一般資金拆借規模大約在4000萬元左右。“目前我們所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擔保借貸出去的款項回收相對比較困難,所以一些大的生意還是一般不做。”
今年一季度以來,種種跡象表明,那些選擇“冬眠”的企業也在漸漸“蘇醒”。
根據2009年4月5日,浙江省各市上報的1季度勞動用工調查分析資料顯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據庫的57188家企業中,2月份未開工的僅有1037家,占1.8%。另據浙江調查總隊3月初對規模以下工業企業的特邀信息員調查,生產經營正常的企業占71.6%,比去年11月上升11.4個百分點。
據浙江統計局一份2009年一季度浙江省外貿進出口分析報告顯示,進出口規模雖然全面下滑但下行態勢明顯減緩。而其中更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浙江省民營企業出口143.7億美元,同比下降11.1%,外商投資企業同比降幅達22.4%、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同比降幅達28.1%;民營企業占全省出口的比重為53.1%,比去年底提高1.4個百分點。3月份,浙江省私營企業出口45.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不減反增7.8%,而同期出口總額、國有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則分別下降8.8%、23%和16.9%。私營企業占出口總額的比重進一步上升,由上年底的43.7%上升到今年一季度的46%。
從上述調查和數據可以看出,浙江中小民企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的抗風險能力大大超出外界的預期。但同時,另一組數據卻似乎又讓人樂觀不起來。
據浙江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的有關數據顯示,2009年1季度,浙江省虧損企業1.73萬家,比去年同期增加0.5萬家,虧損面和虧損率分別為30.0%和30.4%,比去年同期擴大7.7和12.0個百分點。
“真正破產的中小民營企業并未達到傳言中20%的驚人之數,卻也不在少數。”浙江省有關部門的一位官員坦言。
據深入調查發現,此次危機中,真正破產或是資金鏈出現嚴重問題的公司主要有三類,與其說其破產的主因來自于金融危機,還不如說是由于其企業自身的種種經營弊端在金融危機中被一一放大而成。
第一類破產企業,是純依靠外貿出口加工,并且轉型能力不強的企業。
此類企業的特點是,其生產加工產品依靠純外貿出口,且國內市場需求趨于飽和,同時其產業鏈較為單一,再加上企業本身的管理者思維較為保守,對企業轉型的認識并不深刻。
此次金融危機中,許多倒閉的服裝、紡織、皮鞋等貼牌加工企業大多屬于此類。
第二類破產企業,是由于其管理者對企業自身的發展和實力認識不清,盲目大量囤積原材料等,并對企業盲目進行多元化、產業升級,造成企業自身資金鏈緊張。
2009年4月20日,浙江金華唯一鋼帶公司申請破產,坊間更有傳聞稱其董事長吳文剛攜巨款潛逃。
唯一鋼帶公司破產存在許多方面的原因,一個不得不提的原因是,由于對鋼鐵價格判斷失誤,大量囤積原材料,隨著原材料的價格猛跌而損失慘重。據記者了解,對于唯一不銹鋼資金鏈斷裂而破產的原因,還存有兩種說法:吳文剛向其他行業過分擴張和過度投資,且該企業曾代人擔保而不得不負起還款連帶責任。
2009年3月,2006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這位被業內尊稱為“小額信貸之父”的銀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中國國內的小額信貸公司不具有吸儲的能力,只能向外貸款,那么它必須從外部尋找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才能把這個資金放貸出去。這將是制約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重要問題。
近日,寧波市寧海縣華信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在成立不足半年時間,就由于后續資金供給不足,面臨可能被借貸一空的危機。這家2008年12月15日成立的小額貸款公司,其注冊資本金達到上限,為2億元,在同行中算是實力最雄厚的,很快這家公司就開始“失血”了。
為何看起來似乎弊大于利的小額貸款公司還有如此多民營企業“擁躉者”?
阿強介紹,除違規操作之外,真正吸引眾多浙江民企或個人參與小額貸款公司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對于小額貸款公司升級為鄉鎮銀行的期望。另一個則是很多小額貸款公司都是以當地商會為平臺,這些民企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就能夠打通某些政府關系,以此獲得國家有關特殊項目的參與權。”
“拋開后一個原因,其對小額貸款公司升級為鄉鎮銀行的期許,似乎又在這些民營企業的資本供給留下了另一個暗道。”上述浙江商圈有關人士介紹。
“目前很多這類公司都在等有關政策的下放,一旦小額信貸公司升級為鄉鎮銀行,那么對于無法參股國家商業銀行的一些民營企業而言,除了擁有豐厚的收益外,其今后對于企業的發展也多了一條融資的捷徑。”上述浙江商圈有關人士一語道破其中玄機。
第三類企業,就其生產主業來說,金融危機中,生存下來綽綽有余,不過,由于其企業主把資金大量用于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炒樓和炒股,隨著2008年以來,樓市和股市的雙雙暴跌,而使得其血本無歸,從而引發企業資金鏈斷裂,最后破產。
“我的很多客戶都是由于炒股炒樓巨虧,不得不向我們借取大量的現金周轉,由于形成的資金黑洞過于巨大,最后選擇破產。”據記者暗訪浙江某地下錢莊時,該地下錢莊負責人老周向記者坦言。在他看來,因為投資樓市和股市失利而破產,才是這波民營中小企業破產風的主因所在。
“就算沒有這場金融危機,這些企業要是繼續保持其一貫的經營作風,資金鏈斷裂乃至破產都是早晚的事。”上述浙江省有關部門的某官員一針見血地指出。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