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搬遷 福建服裝初現“廈門模式”
鼓浪嶼不僅是廈門本地服裝企業早就啟用的“秀場”,而且還在吸引周邊城市的服裝企業前來舉辦發布會。
廈門的紡織服裝業,將和芳烴——一種對很多人來說很陌生的碳氫化合物,一起沖擊百億產值。
5月21日,福建廈門市政府召開了“培育芳烴及紡織服裝百億產值產業鏈研討會”。廈門市紡織服裝同業商會秘書長劉秀鑾也參加了這一會議,她更希望服裝能夠作為單列的行業得到政府支持。
廈門服裝的“芳烴情結”
很多人并不知道芳烴是什么,還有,芳烴和服裝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芳烴是含苯環結構的碳氫化合物的總稱,是有機化工的重要基礎原料。苯、二甲苯是制造多種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的原料。而化工正是廈門的重要支柱產業,“化工的產業鏈可以延伸到化纖,再向下延伸到服裝。因此,政府并沒有十分重視服裝,而是把服裝作為芳烴產業鏈中的一環。”廈門市紡織服裝同業商會秘書長劉秀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解釋。
“但是,這樣定位并不十分合理,”劉秀鑾認為,“現在廈門紡織服裝產業正在逐步發展,而且已經具備一定規模。2007年廈門紡織服裝業有規模以上企業214家,實現工業產值163.4335億元,占全市工業產值5.96%。而且,盡管今年受經濟危機影響,企業有些困難,但是,廈門女裝有自己的優勢,很多企業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廈門紡織服裝業目前已形成一條從原料(滌綸、錦綸、氨綸、棉紗線)、織造、染整到最終產品服裝以及工業用布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廈門目前正在建設觀音山總部經濟項目,紡織服裝產業占據了該項目的半壁江山。
盡管如此,在3月20日,廈門市政府討論并原則通過的培育18大產業的方案中,服裝產業并未單列其中。但是,“作為商會,我們還是建議將紡織服裝單獨作為一條產業鏈。”劉秀鑾說。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