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服業:跨區域資源整合加速
只有進行企業、行業間的合作,進行城市間的合作才是科學的發展觀。這種區域品牌的打造和區域間的合作會讓企業有更清晰的發展目標,形成新的企業間合作關系,獲得更好的產業發展環境
近年來,紡織服裝產業不斷有新的資本注入,時時有新興品牌高調亮相,爭搶環境資源、爭搶店鋪、爭搶代理商……
然而,隨著全球金融風暴態勢的發展,國內產業競爭格局發生了變化,過去的競爭對手成了合作伙伴,紡織服裝業內開展起各種形式的合作。泉州、廣州、溫州以及寧波這四大集群地采取聯動措施,出現了“泉州品牌+溫州制造”、“泉州品牌+廣東加工”等模式。
競爭對手結成共同體
業界觀察人士分析,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紡織服裝業迫切需要升級,而行業內的競合作用就顯得至關重要,紡織服裝業正在從競爭走向競合。
如同阿迪達斯之于銳步、耐克之于匡威,在經過一番角逐后,深感與其互為敵手拼個魚死網破,不如握手言和,結成利益共同體,一起分享市場蛋糕。這就是競合。
這并非空穴來風,早在2007年,七匹狼注資愛都,掀起男裝企業競合的浪潮。去年3月初,天宇化纖斥資4.5億元,通過外部另一家企業,全資收購具有世界500強企業背景的青島中達化纖有限公司,創造了泉州民營經濟界對“世界500強血統”企業的收購案例,震撼業界。
觀察人士分析,競合并不會令相關企業倒下,相反,通過競合,雙方達成共識,減少了競爭壓力,且通過優勢互補,資源互換,催生出企業更強的動力,實現共贏、共榮。該人士稱:“七匹狼旗下擁有男裝七匹狼、年輕休閑生活男裝與狼共舞等品牌,而愛都在產品研發上,一直為業界津津樂道。此次競合,將為七匹狼彌補一個強有力的且具有優雅格調的男裝品牌,進一步擴大七匹狼的整體實力,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不僅閩南服裝板塊的競合速度加快,另一服裝集群地江浙板塊,也掀起了新一輪的競合浪潮。在去年雅戈爾集團并購了新馬和SMART后,美國高盛等機構多次來找雅戈爾,向其提供許多可供收購的品牌。今年年初,杉杉則出讓28%股權,進一步加強與日本伊藤忠商社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借助伊藤忠在國際品牌運作、銷售渠道、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優勢來提升公司的整體經營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各方優勢形成互補
服裝品牌與紡織工業巨頭的結合是歐洲現代時裝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模式,中國服裝業也在實踐這種模式。
據了解,英國、意大利、澳大利亞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以及后來的日本,都是以紡織業起家的。即使現在,這些產業仍然在他們的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只不過,他們放棄了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中間部分,也就是成衣的加工部分,而牢牢把持著兩頭——面料的研制和成衣的最后銷售階段。
對于泉州紡織服裝產業來說,品牌運作及渠道建設經過了多年來的夯實,在全球市場已獲得了穩定的份額。而面料則是泉州紡織服裝業的一個“短板”,近年來一些附加值高的面料研發才剛剛起步。
早前,蓋奇集團就和海天輕紡簽訂了一份合作合同,這是一個典型產業鏈的競合之作。蓋奇集團董事長王衍筑介紹說,自己企業內部也有上、中、下游之分,成衣是下游產品、面料是中游產品,而面料又與原材料相關,原材料和各種纖維、棉相關。由于知道海天輕紡和杜邦合作研發玉米纖維,王衍筑就有意識地要跟緊他們,因為杜邦是國際上領導紡織業潮流的企業,和他們合作,自己企業的產品就有了“一個跟上潮流的依靠”。
上下游間的整合也在進行著。福建錦興集團與永安市中泰化纖紡織有限公司以及廈門華誠實業有限公司,聯合收購德榮紡織公司的前身企業,重新組建了德榮紡織公司。隨后,經過時間長達一年多的企業內部整合之后,3家企業再次向德榮紡織追加投資2億多元,引進大量最先進的日本紡織機械,全面開始了重建工作。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