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業評論:中國鞋如何在美國走市場
美國目前的人口數量是2.9億,鞋的年消費量約是20億雙,人均消費量近7雙/年。2005年的銷售額大約是450億美元。據樂觀估計,至2008年,美國鞋類市場的銷售額將達到以455億美元,與2004年相比增長10.2%。一些市場需求不大、生產廠家較少、市場機會較多的產品,如專業運動鞋等,將在未來幾年內保持強勁的需求增長。但整體鞋類市場將保持很緩慢的增長。美國零售業在過去幾年里經歷了整合和所有權轉變,在未來幾年之內,美國前五大鞋類制造商的批發客戶可能進行整全、并購和重組,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它們控制的市場份額。
此外,美國鞋類市場女鞋的消費量比男鞋稍大,占到一半,童鞋的消費較小,占到消售額的10%。耐克公司、布朗鞋業公司、銳步國際有限公司是美國鞋業市場占有率排在前位的大制造商,但這些大的品牌也沒有一家是占據絕對的市場占有率。
在銷售渠道方面,美國的各類鞋業專賣商店仍然是最重要的銷售渠道,共占據了近50%的銷售額。而百貨店排在第2位,占有20%的銷售份額。大賣場占有約17%的銷售份額,這類銷售渠道主要是有價格優勢。從消費群體來看,職業不同,消費的鞋子類別也有所不同。
中國鞋在美國市場狀況
目前,美國鞋類產品市場95%以上依靠進口,從中國進口的鞋占其鞋類產品進口總數60%左右,非橡膠類鞋甚至達到80%。即使一些美國的品牌如耐克,也基本上在外加工,其中,中國就是其一大加工基地。在美國市場,鞋類的生產和銷售是分開的,很多情況是設計、銷售產品在美國,而生產則在中國。可以說中國鞋是最受美國消費者喜愛的產品,但其價位一般在10-30美元之間,有的甚至低于10美元。中高檔鞋及自有品牌所占比例很小,出口產品多以貼牌方式進行,大都使用國處商標和品牌。據了解,美國人均年消費鞋類6-7雙,其中4-5雙來自中國。在美國著名鞋類專賣店和綜合性商廈所售鞋類中,60%-70%的鞋品為中國制造。因此可以說,中國鞋業廠商到美國做鞋生意大有可為。
美國鞋類市場中存在著各個階層的激烈競爭,鞋業市場被連鎖商和名牌商操控,價格低,商店多。同時,美國老齡化的人口相對保守,不輕易消費或對流行樣式不感興趣。但是,由于中國鞋在勞動成本、固定資本、資本可得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鞋業與其他國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優勢。其實,中國鞋在美國市場上受到的青睞,不僅是國為本國的鞋業供應商,其實最大的歡迎者還是美國的廣大消費者,因為從產品的性價比方面考慮,在美國市場的所有鞋類中,中國鞋是最具實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