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東莞鞋機等機電企業的特色發展之路
2000多家鞋企盤踞的厚街鎮,庫存鞋漸漸成行成市,生意火爆,但至今厚街鎮沒有一個大型成品鞋市場。厚街鎮委書記黎惠勤說,“目前,厚街的產業發展也已經進入到提升聚集效應的關鍵時刻,制鞋作為厚街的傳統支柱產業,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提升潛力。以前我們只注意到生產環節,而很少涉及到商貿流通領域,如果可以將生產、流通、銷售各個環節結合起來,相信厚街鞋業的發展將會開創出一番勝景。”
鞋機等電氣機械是東莞的支柱產業。經過多年發展,目前這兩大產業已經形成一定的集聚效應,創造了可觀的產值。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入,即便是東莞的支柱產業、優勢產業的短板也暴露出來,集中體現在研發能力、核心技術、市場渠道以及人才等問題上。盡管下“內功”的好時機到了,但是處于產業鏈中的機電企業,他們究竟應怎樣抓住主要矛盾展開攻勢?作為一個全市機電產業發展縮影,厚街鎮又該尋求怎樣適合自己的路徑?
行業技術含量高為什么也易受沖擊?
越是技術含量高的行業,就越能抵御危機的侵蝕。而此次金融風暴中,作為東莞高新技術領域代表的機電行業也不能幸免,尤其是電子信息行業受到的沖擊很明顯。
“受到沖擊的主要原因還是偏重外向型產業結構。不僅僅是機電產業,東莞的整個產業鏈都是受到這種沖擊。這實際上不是一件壞事,以前東莞外銷市場大,企業和政府都更加重視國外市場。”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副院長張憲民說,“現在問題暴露出來了,逼著企業到國內尋求更加廣闊的市場。同時,這個時候也正好是東莞企業大練‘內功’之時。從全市范圍來看,盡管現在東莞機電企業越來越重視研發,技術水平有了明顯進步,但在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研發和創新等方面還有很多功夫要下。”
市委黨校經濟研究室主任李秋陽認為,機電行業與市場需求有關,機械電子等高新技術產品需求周期更替沒有衣服、食品那么快,為此需求市場的萎縮導致了企業受沖擊相對明顯。“通過世界產業結構調整以及東莞近幾年產業轉型升級的經驗和教訓來看,越是技術含量高的企業和產業,抗風險的能力就越強。”李秋陽說,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東莞機電產業仍舊相對分散,處于加工制造的產業鏈低端環節,可復制性強。
“人們對東莞的產業有一定誤解,認為只要是服裝、制鞋等傳統行業就一定是勞動密集型、技術落后,而電子信息行業都是高技術型。事實上,傳統產業里面有高新技術,而信息產業里同樣存在勞動密集型、粗放型。”東莞市信息產業局局長劉炯賢說。
產業鏈哪些環節急需完善?
產業鏈是一個包含價值鏈、企業鏈、供需鏈和空間鏈四個維度的概念。這四個維度在相互對接的均衡過程中形成了產業鏈。這種“對接機制”是產業鏈形成的內模式。作為一種客觀規律,它像一只“無形之手”調控著產業鏈的形成。對于現有機電產業鏈,究竟有哪些環節需要完善和潤滑呢?對此不同的企業有著不同的看法。
作為厚街重點企業,昆盈電腦也是微軟的代工企業之一。總經理李炯諒告訴記者,從產業鏈上的環節來看,現在對于公司來說,技術、資本都不是太大問題,李炯諒最頭疼的事情是人才。“我自己去過華南理工大學這些學校找儲備干部,為公司儲備一批技術骨干,但是很多學生都不了解我們的企業,因此很難招到優秀的人才。”作為厚街鎮重點企業之一,李炯諒認為,在儲備高端人才上還是應該借助政府的平臺,這樣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與李炯諒不同,創科電子在4年前就做好人才儲備。通過國外的一系列并購,創科電子將國內那些被并購企業的開發部門連根拔起,全部移到厚街。目前厚街研發部已經承擔起了設計、研發以及國際認可的安全測試等綜合任務。創科副總裁何柏林坦言:“從機電產業鏈來看,我們覺得厚街鎮乃至東莞、珠三角已經很成熟了。現在本異地采購以及物流,都能在一小時內完成,這種效率還是很令我們滿意的。”
“當前產業鏈環節最需要提升的就是產品和效率。”何柏林告訴記者,創科今年開始展開內銷,但需要對產品進行相應調整,需要一個過程慢慢過渡,不是一蹴而就。對于企業而言,當前怎樣研發適合國內的產品、提高生產以及渠道搭建效率最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