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金融危機下對外貿易的土豆效應
在經濟不景氣時期,消費者變窮了,收入效應促使他們放棄消費高端產品而轉向購買中低端產品(如土豆)。如果危機越嚴重,那么消費者就越偏好于購買或消費中低端產品。這一現象被稱之為“土豆效應”。今年以來,盡管我國的出口貿易形勢十分嚴峻,但也出現了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優于整體出口的新亮點。這說明,我國出口貿易中出現了明顯的“土豆效應”,并對今年以來我國的出口貿易產生了越來越顯著的作用與影響。
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不斷加深的形勢下,我國的進出口形勢仍然十分嚴峻,但在今年前五個月出口中也出現了一些亮點,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優勢,出口形勢優于整體出口,且表現良好,這主要集中在玩具、家具、紡織、服裝、制鞋和電子元器件等勞動密集型企業。
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中討論了“土豆效應”。土豆是一種非常強的低檔商品,當經濟衰退時,消費者變窮了,收入效應使消費者少買肉并多買土豆。危機越嚴重,“土豆效應”越明顯,在經濟學上將這一現象稱為“土豆效應”,又稱“土豆悖律”,是指在經濟不景氣時期,消費者舍棄高端產品而轉向中低端產品,并導致對后者的需求上升,進而增加低成本產品的銷售,此時,消費者的需求傾向于價格低廉的中低端產品而非高端產品。
今年以來,盡管金融危機的陰影尚未散去,但我國出口貿易中出現了明顯的“土豆效應”。一方面,這表明我國出口產品仍然具有強大的國際競爭力,強大的“中國制造”的韌性仍然不可摧毀;另一方面,也說明在嚴峻的外貿形勢下,生產經營企業仍存在著很多商機。外貿企業如果能夠順勢而為、靈活應對,完全能夠把損失降到最低甚至還能做到逆勢上揚。
據海關最新統計數字顯示,前5個月進出口總值7635.9億美元,同比下降24.7%。其中,出口4261.4%億美元,同比下降21.8%;進口3373.5億美元,同比下降28%。一般貿易進出口表現好于總體,降幅小于同期總體進出口降幅1.3個百分點。加工貿易進出口同比下降26.8%,仍處于低谷。此外,主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同比降幅均小于出口21.8%的總體降幅。其中5月份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12.8%,明顯好于出口總值26.4%的降幅。
具體而言,1至5月累計,在出口重點商品中,服裝出口額同比下降8.1%,鞋類出口下降2.2%,明顯低于整體出口額的降幅。其中,5月份服裝出口額比上月增長0.5%,鞋類出口比上月增長3.7%。從5月份的數據看,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同比降幅明顯收窄。由此可見,今年外貿出口的“土豆效應”起到了越來越明顯的作用。
透過這一現象,也有一些問題值得深思。
第一,經營理念需根據消費結構的變化而做出調整。金融危機并沒有改變人們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關鍵是改變了消費結構。國內市場也是如此。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導致消費信心下挫,一些居民減少了消費彈性大的商品消費(如奢侈品和高檔品等),但金融危機對消費剛性大的食品、日用品影響卻相對有限。
近幾年來,對零售總額增長貢獻比較大的商品是汽車及燃油、食品、服裝以及電子電器產品。這些商品中,食品和服裝屬于剛性消費。在價格穩定情況下,每年的增長是比較穩定的,家電和通訊產品市場飽和度已經較高,消費增長主要依靠產品的更新換代。在價格趨于下降情況下,消費者會加快汽車、家電等產品的更新速度,增加一定的購買量。從另一角度可以看到,廉價產品供應商在銷售額增長方面會成為贏家,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這對質優、價廉和物美的中國產品是一個發展的好機會。
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產經營者需要根據消費結構的變化而隨時調整經營策率。要重視市場細分,進行消費品市場的合理定位。重新進行市場細分,尋找目標市場,合理定位,滿足居民多層次的需求。要從城鄉居民的收入環境及消費環境出發,研究農村市場、城市市場及城市中不同收入群體的消費需求,針對高、中、低不同收入消費群體的需求進行市場細分,整合市場資源,進行商品和服務的特色化經營,逐步改變消費品市場結構性過剩與結構性短缺并存的現狀。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