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企爭辯:通脹預期下如何投資
特邀嘉賓
晨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尹國新
浙江漢帛營銷公司品牌經理 鄧 韜
主 持 人 伍 年
在鄧韜看來,現在加工型企業建新廠房實際是虧本的。
在紡織服裝業內開始擔心通脹的情況下,一些大型企業已經在謀求合法“規避”渠道的探索中邁開了大步,許多旨在將手中現金變成實物的大額投資由此相繼發生。
這似乎成為了近期行業內的一個風尚,領軍企業已經開始作為,中小企業又緊盯著眼下所發生的這些變化。于是,在回暖說充斥各個角落的眼下,對于通脹的擔心會否引起更大范圍內的群體效應成為了近期業內的一個關注焦點,以及這種可能發生的群體效應將為行業帶來怎樣變化、我國紡織服裝業尤其是那些對未來可能出現通脹有肯定答案的中小企業是否又有能力來規避都成為目前許多業內人士想要了解的事實。
基于此,本報將持續關注眼下業內對“可能通脹”的看法、應對措施,及企業作為將造成的影響,這些或許也將能為部分專家猜測的銀根松動后實業界熱衷炒樓、炒股行為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探究。
主持人:現在,一些大型企業展開了各自應對未來可能通脹的計劃,比如大量購買土地等,對此,這是否會在紡織服裝業內引發一股群體式的跟風效應?大家開始計劃眼下作些投資?
尹國新:據我所知,紡織服裝業現在的情況是,大一點的企業才會有投資的欲望,一般的企業資產積累少,尚處在危機中,還不知道能不能渡過眼下這波難關,他們是沒有基礎進行相關投資的。
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紡織服裝業在眼下是很被動的,即便準確預測到未來經濟走勢,大部分企業也沒有辦法、或者說沒有能力作出相應改變,因為我們這個行業進入門檻太低,大部分都是很小的企業,資金實力差,他們沒有能力去找發展空間。事實上,如果要說得客觀點,我認為紡織服裝企業眼下單經營壓力就比較大,可以說看不到光明,大部分企業目前想著的是渡過難關,不會去想投資。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