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獨“繡”
他,毅然舍棄跨國集團豐厚的薪酬和優越的生活條件,來到臨海,加盟成立不久的臨海一家不知名的公司;他,八年磨礪,不知疲憊,輾轉于研發中心和車間之間,攻克了一項又一項難關;他,在激烈的競爭中,成為臨海縫紉業的“行業新秀”。他就是浙江珠光集團臨海電腦刺繡設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金鏗。在臨海的8年時間里,他創造了一臺小小的電腦繡花機,不僅賣出一臺中高檔轎車的價格,而且還帶動一系列相關產業發展的奇跡。
戰略:以靈活為準繩 主動出擊
目前,我國縫制機械行業正遭遇一股“寒流”。在勞動力成本增加、人民幣升值、銀根緊縮和原材料價格飆升的嚴峻形勢下,金鏗主動調整公司經營戰略,著力自主創新,積極開發新產品,調整產品結構,使公司的產品結構重心向高附加值、高檔次特種機產品轉移,實現了公司產品的大轉型、大跨越、大升級。2003年,電腦金片刺繡機研發成功,成為國內首創,在國際同步推出后,實現了簡單的純手工到機器繡綴的轉變,效率提高了幾十倍,二三年功夫就為公司帶來了3億元的銷售收入,還帶動了紡織、服裝、面料等一系列產業的發展。
去年,在分析行業發展形勢的基礎上,金鏗做出了從內部管理中實現降耗增效,從成本控制中挖掘利潤空間的戰略。圍繞這一戰略,公司以生產損耗量較大的工具輔料、鋁合金型材、臺板為試點,先后制定了《關于加強鋁合金型材損耗控制的實施方案》和《關于實施臺板原材料消耗控制的方案》,以控制原材料無謂損耗,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的方法來沖兌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企業有限利潤壓縮的問題。
技術:以創新為生命線 加強研發
主持設計開發了GG798-C904型筒式電腦刺繡機,于2001年12月順利通過了省科技廳新產品鑒定;主持設計開發了鏈式金片繡電腦刺繡機,于2008年8月順利通過了科技成果評審;主持設計了GG798-S612電腦金片刺繡機,于2002年12月順利通過了省科技廳新產品鑒定……
金鏗取得的一項項成就,鑄就了公司輝煌的今天。但是,為了研發新技術、開發新產品,金鏗啃過饅頭,睡過地板,帶領著他的團隊全身心投入研發工作。先進的研究理念,精細的工藝操作,頻繁的產品疲勞性測試,金鏗主持研發的GG798-T615盤帶繡電腦刺繡機,于2006年7月順利通過省經濟貿易委員會新產品新技術鑒定,專家評審稱“其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8年來,金鏗先后主持和參與設計開發了公司十大系列產品,全部通過科技成果鑒定(評審),其中2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2項技術“國內首創”,8種機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08年9月,金鏗主持設計開發的“四合一”混合電腦刺繡機通過科技評審,該產品集中了平繡、金片繡、盤帶繡、毛巾繡四大功能,被列入省“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重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