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產業由沿海向內地轉移 滎陽拿到接力棒
昨日上午,2009年中國服裝產業轉移工作會在滎陽市召開,滎陽市被中國服裝產業協會授予全國首個“中國服裝產業轉移試點地區”標牌,這標志著滎陽市接到首枚中國服裝產業由沿海向內地轉移的接力棒。
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等東南沿海地區利用地理區位和政策優勢,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方面占據優勢地位,實現率先崛起。今年以來,受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和生態環境影響,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壓力增大,資金技術密集型和高新技術產業逐步替代現有傳統制造業,是東南沿海地區發展的必然選擇,東南沿海地區紡織服裝產業向中西部地區梯隊轉移的步伐正在加快。
全國服裝產業由沿海向內地轉移,已經成為目前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作為中西部地區的橋頭堡和紡織、服裝產業曾經的排頭兵,鄭州市承接全國服裝產業的轉移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滎陽市作為鄭州市的縣級市,從地理位置到軟、硬件設施,都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成為全國服裝產業由沿海向內地轉移的首選。
滎陽地處中國之中部、中原之中原,鄭汴洛工業走廊中心地帶,同時,滎陽也是歷史上“衣裳之祖”——嫘祖的故里,絲綢的起源地,服裝產業在滎陽有著悠久的歷史。為了承接此次轉移,滎陽市專門規劃出中國服裝轉移產業基地,基地分為服裝加工區、紡織服裝工業綜合區、公共設施服務區、行政辦公物流區、配套居住區等。為了吸引企業入駐,滎陽還推出眾多優惠措施,成立中國服裝產業轉移基地管理委員會,對基地內的企業實行一條龍服務,在稅收、工商、治安等方面實行統一規范管理,并采取減免稅收、補助搬遷企業運輸費、電廠直供電價、設立政府投資的擔保公司、附近大專院校人才和技術支持等多項優惠政策,最大力度支持此次產業轉移。
在昨日的會議上,簽訂建設標準化廠房及服裝服飾加工生產項目7個,總投資4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