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營銷渠道求突破
服裝節往往成為企業展示自我、進行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
紡織服裝業是我市的傳統優勢產業,雖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但經記者調查發現,中山許多服裝企業并沒有因此退縮,反而積極尋找出路。其中,重要的一項轉型就是這些以往做慣定單生產的制造型企業,再也不滿足于在等待訂單中消耗時光,而是主動將觸角伸入營銷渠道,嘗試著把原本拱手交給經銷商的那部分利潤拿回來。雖然經濟形勢對于服裝企業來說仍不大明朗,但服裝企業在危機中的勇敢嘗試,必將在危機過后迎來更多機會。
■品牌企業逆市加快布局
今年初,在中山經常逛街的年輕人會發現,買休閑牛仔服裝多了一種選擇,名為“純兒牛仔”的專賣店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這家成立于2007年的服裝企業,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就在全國擁有600 多家專賣店,遍布我國的18個省市。
不獨這一家。Feel100%柏仙多格專賣店的身影并沒有因金融風暴的影響而有所減少,這家總部在沙溪的服裝企業已在全國13個中心城市建立營運管理中心,有效地支持品牌專賣的運作。
霞湖世家也是如此,目前,該公司忙著在中山鎮區布局,加大專賣店的規模,有的專賣店面積超過了2000平方米。
“行業的危機正是品牌擴張的良機。”一家服裝廠的負責人胡先生告訴記者,金融風暴雖然使行業整體形勢下滑,企業訂單萎縮,但卻給有實力的企業擴張的機會。特別是品牌企業,由于長久形成的知名度和資金實力,更容易在危機造成各項成本下降的情況下,順勢出擊,擴大影響力,增加市場份額。
■中小企業試水自主營銷
與上述知名企業逆市擴張相對應,中山的中小服裝生產企業也不甘心獲取越來越微薄的利潤。在去年的服裝博覽會上,許多企業就打出了招加盟商的做法,胡氏制衣廠就是其中的一家。公司準備開牛仔服裝專賣店的想法隨著金融風暴的加劇而有所放緩,但公司副總經理兼設計總監何先生仍覺得這是中小服裝企業一個必然的選擇。
由于中小型企業受限于企業資金、規模、人才等因素,所以一般都會行事謹慎。何先生說,目前公司在專賣店布局方面沒有大舉擴張的打算,現在正采用“曲線救國”的方式:為那些有意愿開牛仔專賣店的店主貼牌,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了解自己的產品通過零售渠道得到的市場反應,也可以積累間接的營銷經驗,為今后的發展提供參考。
正是基于中小服裝生產企業轉型營銷的現實需要和單打獨斗的困境,“中山服裝城”順勢而生。按規劃,“中山服裝城”將充分整合沙溪、小欖、大涌三個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服裝產業集群資源以及“中山裝”品牌,以“中山服裝”品牌的形式幫助中小企業向內銷市場轉型。目前中山服裝城正在全國布點。
中山市財富服裝有限公司是正式運營 “中山服裝城”的企業,董事長林計文表示,中山服裝企業擁有的技術和制造能力已經非常優秀,它們都是為國內外知名品牌代工,缺乏的只是一個品牌和一個交易平臺。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