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者素質較高 服裝行業沖出危機陰影
去年下半年,服裝行業受到金融海嘯的沖擊。經過一段時間的堅守和調整,現在已經有許多制衣企業沖出了危機的陰影,生產正逐步恢復正常
持續許久的金融海嘯,令服裝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嚴重的沖擊,減產、壓產、停產的聲音此起彼伏。日前,到一些制衣企業采訪時,看到的卻是一派紅紅火火的場面,生產與銷售形勢都已出現回暖的跡象。
大崗鎮一家制衣企業老板告訴記者,服裝行業的“寒冬”已經過去,曾經“受挫”的生意現在基本恢復到金融風暴前八、九成的水平。
記者在大崗鎮嶺東村科雪龍制衣廠看到,工人在車間內忙碌地趕工,以盡快完成這一批貨。制衣廠老板梁建成告訴記者,他是嶺東村人,制衣廠是他和幾個兄弟姐妹一起創辦的,自2000年開業到現在將近10年了,主要是接出口的牛仔褲回來加工,因為客源穩定,所以在金融海嘯來臨之前不愁沒單做。
梁建成說,去年下半年發生了金融海嘯,他的生意受到很大的影響。尤其是今年春節后的兩個月,生意跌到了谷底,要么是沒貨,接不到單,要么是接回來的單價格非常便宜,而且資金回籠也很慢。但就算如此,為了穩定員工的情緒,即使沒錢賺,他還是盡量把貨源找回來,讓工人有工做。
至于個中原因,梁建成解釋說,因為是本地企業,工廠的員工差不多一半是本村人,如果沒活干,這些人就沒有生活來源,對社會穩定不利。所以雖然訂單少,而且接回來的單價比原來低了15%~20%,沒錢賺甚至虧本,但他還是硬著頭皮繼續堅持下去。因為他想到如果工廠倒閉,那就意味著上百號的人要失業,他不可以不管,做企業是要有社會責任感的。
梁建成的話得到了大崗鎮嶺東村黨支部書記林賢生的認同。林賢生告訴記者,在嶺東村,廠企不算少,但是像科雪龍制衣廠這樣可以解決這么多村民就業的企業并不是很多。因此當經濟危機到來的時候,村委都心存憂慮,怕這些廠企過不了這一關,這直接影響到很多村民的收益。但現在好了,經濟復蘇,企業生意有所恢復,這給在廠做工的村民吃了一顆定心丸。
“現在雖然最艱難的時期已暫時過去了,但還不敢說已經渡過了難關。”梁建成說,現在廠里的訂單開始又穩定下來,差不多恢復到金融風暴前的八、九成了。
據了解,服裝行業之所以能較為迅速地回暖,主要原因一是企業經營者的素質較高,二是國家扶持政策到位。
面對突如其來的出口訂單銳減和虧損經營,大部分制衣企業的決策者都能穩住陣腳、沉著應戰,堅定信念、逆勢而上,全力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全力穩定職工隊伍,全力籌集生產資金,在有效遏制了生產快速下滑的同時,也為生產啟動打下基礎。
還有國家的扶持政策在關鍵時刻增添了企業堅持生產的信心,出口退稅率的上升,為企業贏得巨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