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河南省服裝產業轉移是否正當時?
去年河南省服裝產業在經濟危機影響嚴重的情況下依然保持了35%的高速增長,但是不少企業進購面料、輔料還是依靠南方企業,不完整的產業鏈已經成為制約河南省服裝產業快速發展的絆腳石。
服裝產業進入門檻較低,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高密度的用工是服裝產業在我省蓬勃發展的原因之一,但長久以來的純加工型生產以及與紡織工業的脫節,使河南省服裝產業一直無法進入發展的快速路,香港泛美集團服飾有限公司生產總監張同海說:“像石獅那邊你要輔料,打個電話10分鐘到位,咱這邊最快得等兩天,單一個時間就耗不起,更別說成本。”
目前河南省85%的服裝生產企業要靠外省廠家進行產品印染,河南省服裝產業在染整、后整理方面是產業鏈中最薄弱的環節。本地紡織工業生產出的白坯布經過南方印染廠加工成面料后,再被本地服裝企業買回加工,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延長了產品周轉期。
其實,河南建立印染廠的時機早已成熟,但由于印染工業污染比較嚴重,污水處理企業建設沒能跟上,是河南省一直沒有大型印染廠的主要原因。對此,一些工業園區已經做出行動,省服裝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繼祥說:“中原區紡織服裝工業園,已經入駐了14家紡織服裝企業,有一個8萬噸的污水處理廠,能夠處理3家大型印染廠的污水處理。”
污水廠的配套,能夠使印染企業放心入駐,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園區內的企業解決原材料長途運輸的成本,鄭州渡森服飾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侯建玲說:“如果能通過產業集群效應補齊產業鏈,和上下游企業合作進一步擴大生產,擴展市場,這樣對應對金融危機、企業發展都會帶來很大的推動作用。”
實際上,不單是印染環節,河南省在設計師人才儲備、輔料供應方面也存在問題,劉繼祥說:“比如在深圳,生產一套女裝10分鐘內就可以把所有輔料搞定,但是河南還做不到,鏈條產業還不完善。隨著河南這幾年的發展,像繡花、輔料、水洗,都有了,但是一些比較時尚的鏈條還有待完善。”
服裝產業對拉鏈、紐扣、標牌等輔料類鏈條產業的依賴程度高于其他產業,為此,河南省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建偉建議,輔料加工科技含量低,可以大力發展中小型企業彌補產業鏈的不足:
“中小企業也有它的發展的空間和適合的環境,扶持產業園內的企業和鼓勵沒有進入產業園的其他服裝產業應該同時并舉的,培育第2梯隊、第3梯隊的發展,這樣才能夠真正把我們產業做大做強。”
隨著產業鏈的不斷完善,河南省承接服裝產業轉移的條件將更加優越。那么如何在承接產業轉移中做大做強、占領行業制高點成為大家重點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