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企業如何快速應對供應商?
關鍵是對供應商的動態管理。而品牌企業要實現供應商的動態管理,有兩個基礎性工作。首先,企業要根據原材料的供應風險和復雜性、對業務的影響等對原材料進行分類,確定各類原材料的供應商關系類型及管理重點,從而確定采購策略,指導供應商管理工作。
近日,2009年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在廣東虎門舉行,泉州多家紡織服裝企業參加,并與國內外同行共同探索建設供應鏈快速反應體系之道。
本期嘉賓也將探討泉州紡織服裝企業如何在市場中“以快取勝”。
業務外包
已成品牌制勝策略
主持人:目前品牌企業如何實現對市場的快速反應?
蘇朝暉: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了在全球競爭環境下發展,跨國公司進行了大規模的業務整合,將資源集中于更有競爭優勢的領域,而把許多不擅長的業務活動剝離出去。另外,通訊網絡、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也大大降低了交易費用。因此,在采購活動中采用了“業務外包”的做法,使跨國公司更專注于核心競爭力。這種供應鏈整合在勞動密集型的行業中有著非常突出的表現。
耐克注重品牌,微軟注重開發,可口可樂注重市場,對這些成熟的跨國公司而言,他們把資源和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核心能力”上面,對于那些與“核心能力”無關的業務,則盡量通過采購獲得,這是他們獲得成功的普遍戰略。
周少明:七匹狼集團采取的是直營與代理并重的運營體系,以品牌為核心的供應鏈體系,它是一種垂直整合所有環節、加強核心競爭力的供應鏈體系。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企業競爭力上,非核心業務交由外包合作企業完成,運用企業外部資源快速反應品牌需求。
在供應鏈的協同過程中,對于下游的經銷商,有個專門團隊負責各個經銷商的店鋪或者專柜。而對上游工廠,不僅把系統復制到100多個外協工廠,甚至將制造的上游——面料廠商也納入部署系統的陣營,以了解面料的生產情況和庫存情況。
陳蒼松:要實現快速反應,企業自身要加強原料采購、銷售、研發等方面的能力,但是現在行業趨勢已經不是企業個體與個體的競爭,而是產業鏈與產業鏈的競爭。現在的情況是,有的企業在研發方面很強,它把研發當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把加工、制造等業務外包給其他企業,利用自己的品牌和對供應鏈的管理經驗來提升企業競爭力。
快速反應
要對供應商動態管理
主持人:建立快速反應機制的關鍵是什么?
周少明:關鍵是對供應商的動態管理。而品牌企業要實現供應商的動態管理,有兩個基礎性工作。首先,企業要根據原材料的供應風險和復雜性、對業務的影響等對原材料進行分類,確定各類原材料的供應商關系類型及管理重點,從而確定采購策略,指導供應商管理工作。其次,在供應商管理的各環節,制訂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以實現供應商動態管理。
蘇朝暉:供應商的選擇與管理都很重要,這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選擇供應商,要考察其產品質量、價格、交貨與服務等方面。就拿交貨來說,消費者總是希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擁有更為豐富的選擇,這樣的需求很快輻射到對供應鏈體系的效率要求之上。因此,企業會評估供應商是否擁有足夠的生產能力、生產設備,人力資源是否充足;是否有迅速的市場反應能力、一次性大批量供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