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焦點探尋09服裝營銷渠道“魔式”之變
“如果說2008年之于服裝流通行業,是檢視、是逾越、是變數、是迷霧,那2009年,更是在迷霧中尋找方向,在變數下趨利避害的關鍵一年。”
作別喧囂的2008年,回首那波瀾壯闊的365天,在服裝渠道領域,很多事情的發生似乎充滿了戲劇性,年初時風頭最勁的商業“魔式”,在歲末,卻魔力散盡,悲情謝幕。但在這一起一落、一喜一悲間,“傳統制造型企業通過資本運作控制流通領域”漸成趨勢;大量“輕資產”、“快反應”的商業模式與新興渠道開始層出不窮。迎合著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在更為擁擠的內需市場中搏殺,使得2009年服裝渠道商關于商業“魔”式的追求,依然是一場難以落幕的戲劇。
在貿易結構調整、大量以OEM為主的企業紛紛轉向內需市場的2008年,服裝產業里的渠道變革頻繁上演。服裝渠道商爭相在一片“紅海”中創造“藍海”,回頭觀望,除了ITAT、海瀾之家,男衫直銷網站PPG、Vancle,甚至連杉杉、雅戈爾、報喜鳥等大象級的制造企業,無不給渠道流通領域貢獻了新話題。而服裝專業市場,更是依托改革開放30年的契機,不甘示弱地掀起一場場新模式變革。
面對多業態、多模式興起的新商業環境,經歷著一個又一個充滿財富夢想的“魔”式瀕臨破碎,2009年,服裝企業的渠道建設將在金融風暴的陰影下如何逾越?在“捧殺”和“棒殺”之間形影婆娑的商業模式,誰才是真正經得起考驗的神奇“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