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金重倉輪動看紡織服裝板塊投資價值轉向
在持股集中度和行業集中度上升的情況下,市場對紡織服裝板塊的興趣不增反降,不但重倉個股在減少,持股市值也在減少,像雅戈爾這樣的增倉個股被看中的也并非其服裝主業,而是金融與房地產,這不僅與當前行業景氣度未見明顯恢復有關,也受制于其他行業的較強吸力。
隨著基金二季度報陸續披露完畢,其在上半年的整體投資路徑也大白于天下。不出市場所料,二季度偏股型基金幾乎都采取了增倉策略,平均倉位離牛市時候的高位已經不遠,因此靠老基金向股市繼續“輸血”的空間并不大。天相投顧統計顯示,二季度末該類型基金的整體倉位已從3月末的75.34%上升至83.67%;在行業配置上,金融保險、房地產和采掘業成為基金重倉持有的前三甲。
在持股集中度和行業集中度上升的情況下,市場對紡織服裝板塊的興趣不增反降,不但重倉個股在減少,持股市值也在減少,像雅戈爾這樣的增倉個股被看中的也并非其服裝主業,而是金融與房地產,這不僅與當前行業景氣度未見明顯恢復有關,也受制于其他行業的較強吸力。上半年A股投資基本由通脹預期和房地產復蘇兩條主線貫穿,紡織均不沾邊,業績缺乏彈性,唯一可能超預期的出口也遲遲等不到好轉。
紡織服裝行業基金總重倉市值從3月末的61億元上升至在6月末的85.6億元,占基金全部持股市值的比例為0.55%,環比一季度上升了0.05個百分點。盡管如此,基金在該板塊上的配置仍然處于低水平狀態,其重倉的紡織服裝類個股數更從一季度末的8只降至6只。低配程度雖然較一季度有所減少,但是從重倉持股數來看,基金對該板塊仍然缺乏興趣。魯泰A、美邦服飾、瑞貝卡、孚日股份這些板塊藍籌要么被基金減持,要么消失在重倉股行列,盡管緣由不一,但是不難看出基金對板塊整體信心尚待恢復。
基金作為市場第一機構投資者,對股票篩選有著嚴格的程序,能夠游入基金股票池甚至重倉行列,至少說明甄選后的板塊“尖子生”代表著近一時期的投資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