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標準管理體系及制定流程介紹
與需要以標準化來使其更加規范的各種工業產品一樣,一項標準的“生產過程”——從提出到立項、成稿,再到執行,中間要經歷許多環節,這些環節也都是標準化的。
與需要以標準化來使其更加規范的各種工業產品一樣,一項標準的“生產過程”——從提出到立項、成稿,再到執行,中間要經歷許多環節,這些環節也都是標準化的。
在中國紡織工業科技中心竇茹真處長的辦公室,記者看到了厚厚一摞幾十個牛皮紙袋,里面都是待上報的紡織行業標準的相關文件。竇茹真向記者詳細介紹了紡織行業相關標準的管理體系、制定程序、紡織工業標準化現狀等情況。
誰在管理標準
我國的標準化工作實行統一管理與分工負責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其中統一管理指按照國務院授權,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管理下,由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統一管理全國標準化工作。而分工負責指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授權的有關行業協會分工管理本部門、本行業的標準化工作。
按照這兩項原則,經國家主管部門國家標準化委員會與工業和信息化部授權和委托,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發展部負責全國紡織行業標準化管理工作,指導紡織行業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下簡稱標委會)及分會和有關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承擔具體業務工作。
標準管理體系如何
紡織工業門類眾多、產品紛繁,其標準管理體系也比較復雜。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發展部下面對應的是五大標委會,再往下是各分技術委員會、工作組以及歸口單位。在北京市東長安街12號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大樓里,各專業協會都有專門負責標準工作的部門。
在紡織工業標委會框架體系中,有紡織品(TC209)、服裝(TC219)、家用紡織品(TC302)、絲綢(TC401)、紡織機械與附件(TC215)五個標委會。
其中,紡織品標委會下設基礎、棉紡織印染、毛紡織、麻紡織、針織、產業用紡織品、毛精紡、羊絨制品8個分技術委員會及內衣、休閑T恤、襪子、文胸腹帶、手套5個工作組。
服裝標委會下設羽絨服裝和襯衫兩個分技術委員會及夾克工作組;家用紡織品下設床上用品、線帶、毛巾分技術委員會及縫紉線、繡花線兩個工作組;絲綢標委會因為成立時間不久,還沒有設立分技術委員會及工作組;紡織機械與附件標委會下設紡紗、染整機械、紡織器材3個分技術委員會。
在色織、化纖、標準物質(表樣)這幾個沒有成立分技術委員會的領域,則掛靠在專業機構成立了專門的歸口單位——其中色織的歸口單位為江蘇省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化纖、標準物質的歸口單位為上海紡織工業技術監督所。
紡織標準如何立項
竇茹真處長介紹,任何企業和單位都可以對標準提出立項。提出立項后,要通過分技術委員會或者專業協會,報到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發展部。竇茹真和她的同事從這時就要開始協調工作,如一項標準針織工作組來申請立項,家紡分技術委員會也來申請,科技發展部就要確定到底歸到哪一方更合適。同時還要看市場需要,如果已經有了類似標準,新提出立項的標準只是換了個名字,將不予立項。協調的目的之一就是避免重復立項。
一般來說,提出標準的企業以行業龍頭居多,因為大企業對標準的理解更深刻。但也有一些規模不大的企業對標準化工作抱有很大的熱情,雖然不具備標準起草的實力,但是對企業運行中各項指標比較熟悉,可以與技術委員會或者歸口單位共同合作起草標準立項計劃,提供技術指標等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