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外攻城略地
浙江嘉善是國內重要的音箱出口基地,記者在浙江恒科實業公司看到幾條生產線都在緊張地忙碌著。這家公司的總裁張志明告訴記者,這些大都是為美國著名的音箱銷售商CA公司生產的多媒體音箱。而就在我們剛到工廠不久,CA公司的亞太區總裁鄺志基也剛好從香港趕過來。他說,CA公司是北美多媒體音箱銷量第一位的銷售商,銷售網絡幾乎到達北美每一家零售商,而他們公司銷售的多媒體音箱90%都由恒科生產,雙方合作已經整整十年了。鄺志基告訴記者:“因為他們的研發能力,可以幫我就是專有概念的開發出來再生產,這樣對我的幫助,使我投入到研發的精力和成本很低,提高了競爭能力
原來,恒科在98年便選擇了與CA以ODM的方式在進行合作,也就是說CA只提供概念性的要求,由恒科來自主研發設計不同款式的音箱為CA提供多項選擇。正是憑借獨到的研發能力,恒科吸引了像CA,羅技和蘋果等大客戶。張志明告訴記者:“我們從傳統的音箱,很簡單的一個模擬音箱到現在的數字音箱,包括現在我們研發了一些跟apple的iphone的這些配套,這都是比較新潮的那些東西。而且這些新的產品,對我們企業來講,從利潤方面,從各方面還是比較有利的。”
如今,恒科每年量產的音箱有30個款式,但實際上,設計師們一年真正開發設計出的產品多達100多個款式。浙江恒科實業公司設計總監高駿說:“這些東西可能不是眼前的需求用的上的,比如現在大家在金融危機的時候,很多的企業,他們要自己再去想東西,但是我們有積累,我們隨時拿出來可能就可以用上。”
眼下,恒科公司開發的新產品有70%是專為大名鼎鼎的蘋果公司配套設計的,年出口額達到三億元人民幣。張志明坦言自已還算是一帆風順。然而去年的一件事兒卻觸動了他。就在恒科公司的旁邊,一家音箱企業已經被另一家電子企業所替代,張志明說,那家企業原來業績也做得相當不錯,可金融海嘯到來,一下就垮了。眼看著身邊有人倒下,張志明感到如果像以前一樣百分之百出口,把寶全部押在海外市場風險太大。盡管自已并沒有在金融危機中受到大的影響,但他還是開始動了兩條腿走路的心思。張志明說:“特別是金融危機下,應該說,國內市場是比較大的,我們最近一直在了解,在研究,包括我們的設計師,也在感覺國內市場我們為什么不做,我們國外市場做得這么好,國內市場為什么我們要放棄這個機遇”
張志明對自已的音箱在國內的前景非常自信。他的自信是有道理的,在音箱這個行業里十幾年,從生產單體小喇叭到現在的數碼音箱,他是要技術有技術,要設計有設計,再加上和國際上數一數二的大客戶合作,開發國內市場應該沒問題啊。可是當他把那條腿剛剛邁進國內卻發現,情況遠不是他想得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