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王之死 呼喚專注精神
與奧康、康奈、紅蜻蜓等同屬溫州第一批老牌知名企業的霸力集團一夜傾倒,震驚業界,顯示了企業生存的脆弱性。
霸力集團倒閉不是因為經濟危機,而是貿易走私和跨行投資失誤,這再次警示那些正在忙碌進入跨度較大行業投資的富豪們,逐利切莫忽視風險。
大跨度投資失敗的例子很多,比如四通曾是中關村(000931)領袖,自90年代初,四通賴以發家的打字機產品淡出市場以后,四通的觸角伸向了電機、醫藥、建筑、芯片、電信等數十個行業,投資了上百個項目,結果無一做大。后來的巨人集團也犯下類似錯誤。
據調查,目前我國大多數民營企業存在規模偏小和盲目擴張兩大問題,這兩個本來矛盾的命題,在我們的逐利意識下成為不可逾越的陷阱,很多經營者由此功虧一簣,十分可惜。
企業可以跨行業投資,但要看時機和自身能力。超前發展無異于賭博。當年和霸力同時代成名的,奧康、康奈卻因為成功改造管理團隊,提升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如今依然是皮鞋類的“明星企業”。這些企業都是沒有什么冒進的舉措,專注在主業的發展上,才有今天的地位。
上周關于健力寶重出江湖,借力亞運會的消息也被廣泛關注,這成為“鞋王之死”的正面例證。健力寶的故事想來人們并沒有忘卻,曾經一段時間健力寶迅猛擴張,業務人員從幾百個飆升到九千多,但結果根本吃不消。
健力寶貿易公司總經理李文杰很清楚地認識到過去這個品牌所犯的錯誤:企業的能力匹配很關鍵。他說:想跑得更快,但你必須考慮,目前的能力能做什么,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所以他一再強調,“企業必須在恰當的時候做正確的事”。
現在用“恰當的時候做正確的事”這句話來提醒霸力集團老板王躍進為時已晚,但更多的企業還在成長,“鞋王之死”能讓他們警醒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