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服企進軍電子營銷三個困惑及三注意
很多成熟品牌商面臨的困惑:困擾他們的不是電子商務的前景,更不是資金,而是網絡銷售渠道如何避免跟原有渠道的沖突。
網絡營銷炫目的光芒,讓那些以實體店面銷售為主的傳統服裝企業難耐寂寞,紛紛趕赴B2C的大潮。但是,網絡對于服裝企業還是一片陌生的領域,傳統企業在進軍網絡時遇到了很多問題和挑戰。
數據顯示,2009年第二季度中國B2C網上零售市場銷售規模達到45.44億元,環比增長30.0%,同比增長高達155%。2009年第二季度中國B2C網上零售市場規模與2007年全年市場規模相當。這些數據刺激了那些老牌傳統企業,亦證明著互聯網營銷已撼動了傳統的營銷渠道。在這種強烈的沖擊之下,傳統企業不得不將眼光投向互聯網營銷。
但網絡銷售平臺建設的困擾、網絡渠道與原有店面渠道的利益沖突、舊的銷售思維的限制,讓這些傳統企業的電子商務之路并不平坦。網絡銷售平臺是自主建設還是外包,抑或是采用人氣旺盛的第三方平臺?直銷還是分銷?線上線下是單品牌還是多品牌運作?這些難題都挑戰著傳統企業的智慧。如果不能根據自己的公司定位選擇相應的網絡銷售模式,那么,這些趕赴B2C盛宴的傳統企業,收獲的可能不是紅火,而是寂寞和煩惱。
渠道之惑
很多成熟品牌商面臨的困惑:困擾他們的不是電子商務的前景,更不是資金,而是網絡銷售渠道如何避免跟原有渠道的沖突。
在搭建B2C電子商務平臺前期,李寧有限公司電子商務部總監林礪經常會考慮一些問題,其中最令她困擾的是渠道的沖突。“價格是否統一?會不會經常收到投訴?”她用這些問題嚇唬自己。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李寧在建立B2C電子商務業務的初期就規范了線上線下統一的零售價格體系,推出了整個渠道(即代銷和經銷)的管理體系。線上線下合作伙伴的價格體系是統一無縫對接的,這樣便使曾經最擔心的問題在一開始就迎刃而解。林礪自豪的說:“成立十四個月以來,渠道對我們沒有任何投訴,有些商戶還申請授權加入到這個體系中來。”
林礪介紹:“在經過前期調研后我們認為電子商務是一個新興的渠道––E-Channel,它不是簡單意義上的E-Commerce,只有把E-Channel渠道建立好才能提升E-Commerce的高度。在對消費者調研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李寧產品的目標消費群體是14歲至28歲的青年人,這和網民群體的重合度非常高。只有把互聯網當成很好的營銷渠道,才能在銷售的同時借助渠道提升李寧品牌形象,所以電子商務平臺附帶著品牌營銷的責任,并且通過網絡營銷開辟新的營收渠道,這是一舉多得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