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MA2009奏響年度最強音
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縫制機械行業步入調整期,至今仍在低位運行。協會相關統計顯示,2009年上半年,本行業發展各項指標與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近20%。面對困境,企業紛紛通過瘦身強體、苦練內功、銳意創新等措施渡過難關,并為下一個階段的發展積蓄力量。在這段時間,CISMA2009成為一抹最耀眼的亮色,“CISMA2009來了”也成為了本年度的最強音。行業人士對 CISMA 寄予了許多期望。
過去的幾屆,CISMA的規模呈跳躍式增長,每一屆展會都給主辦方帶來新的挑戰。今年這一屆也一樣,但其所面對的挑戰大于以往任何一屆。行業發展形勢不明朗,企業究竟走向何方?在這個特殊時期,他們需要的是一屆什么樣的展會?中國縫制機械協會通過統計、調研、市場分析等各種途徑搜集信息,力圖理出發展頭緒。備戰,就此開始。
精簡節約 優惠創新
沉寂的2008年,漫長而安靜,市場形勢沒有逆轉上揚。但綜合各種因素分析,主辦方決定仍舊按照一個大規模的展覽會準備CISMA2009。在這輪經濟危機中,中國作為世界縫制機械制造和銷售中心的地位不僅沒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強。中國的縫制機械制造商在出口受挫的情況下轉而開拓國內市場,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角逐也更加激烈。國外某公司的某款機型大幅降價,或多或少釋放了這樣的信號?!都徔椆I調整和振興規劃》、《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先后出臺,縫制機械行業被《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列為重點關注行業,昭示了縫制機械行業強大的發展前景。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企業的實力對比發生了變化,有的品牌被收購,有的銷聲匿跡,有的卻是脫穎而出,大放異彩。CISMA2009恰恰是企業展示信心和實力,實現逆境中求突破的重要平臺。因此,對于CISMA2009,主辦方仍然信心滿滿。
但是,協會對于CISMA2009的定位不僅僅是提供一個展示交流的平臺,而是如何讓展商的參展效益最大化。
2009年3月份的協會理事會上,協會發出倡議,倡導舉辦一屆精簡、節約、優惠、創新的展會——從展會本身角度,壓縮了展會規模,展出面積由2007年的9個館減至7個館;縮短展覽時間,由原來的3天半減為3天,即展覽時間為9月22日至24日。從企業角度,建議參展企業根據實際需求申報展覽面積,不盲目攀比;攤位設計和搭建簡潔、明快、富有內涵、綠色環保,盡量使用可重復利用的材料;倡議廣大參展企業適度控制接待規格,如招待酒會的規模、檔次等方面不攀比。
此外,主辦單位將本屆展會的利潤通過不同方式讓渡給參展企業,展位收費更加優惠。對參展企業的優秀新產品給予獎勵,鼓勵企業創新。
逆市而上 攤位熱銷
2009年1月,報名展商共有300余家;2月,上升到400余家;至報名截止日期4月1日,共有700余家。然而,這結束倒更像預示高潮的來臨。從4月1日到7月15日,這個數字最后變成了1100余家。80000平方米的展館遠遠不能容納這些展商, CISMA2009逆勢而上、攤位熱銷的盛況讓主辦方也始料未及。
不論是從參展商數目、品牌結構還是國際化程度來說,CISMA2009絕對是年度最炙手可熱的展會。杜可普、百福、兄弟、重機、飛馬、大和、力克、格柏、川上、日星、啟翔、銀箭、威捷、邁埤、島精機、田島等世界知名品牌悉數登場;標準、上工、中捷、寶石、杰克、通宇、方正、海菱、富山、興大豪、鮑麥克斯、北方天鳥、德鷹……國內一線廠商蓄勢待發。江蘇、菀坪、東陽、廣東、昌黎、諸暨、椒江和義烏等地企業組團參展,各具特色;境外組展的德國團、韓國團、香港團、臺灣團共聚一堂,同臺競技。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