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裝業升級
——“2009藝之卉中國國際女裝論壇”側記
中國服裝業面臨著產業升級,中國的女裝業更需要脫穎而出。要做到這些靠什么?靠品牌?靠創意?還是靠文化?讓我們回到“2009藝之卉中國國際女裝論壇”的現場,聽一家專家及女裝業者的聲音
服裝業面臨的經濟環境——清華大學教授 韓秀云
從2007年美國爆發了次貸危機,次貸危機的起因,是美國想拉動經濟增長,他們開始用房地產來拉動,開始向窮人低門檻貸款,窮人開始決定貸款買房。這就是“次貸”的起源。有信譽記錄的人的貸款是優質貸款,而沒有信譽記錄的人的貸款,就是“次貸”。
比如說,我就是那個買房子的人。我買了房子,然后沒有交首付就住了進去。這個時候房價漲了,我把房子抵押,貸款買了一輛林肯車。就在大量放貸款過程中,銀行把貸款打包,問投資銀行是否愿意買,銀行對投資銀行說,如果你買了,可以賺大錢。投資銀行決定買了,把所有貸款都買了過來,打成一個包,向全世界投資者說,“請買我們這個次級債,我們的債券非常好,如果你存在銀行,1%的存款利率,但是買了我們這個產品,可以10%回報。”這不是坐地收銀嗎?如果有投資者問,“如果你騙了我怎么辦?”投資銀行找到了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也被拉了進來。如果投資者還是不相信,投資銀行把美國三大評級機構拉了進來,給次級債券AAA的資信。這樣,次級債就賣到了全球。
2007年下半年的時候,買房人對銀行說了一句話,“對不起,我失業了,沒有錢,請把我的房子收走。”因為這一句話,次貸危機爆發了。買房的人、賣房的人、貸款的人、投資銀行、保險公司、評級機構,在這一場游戲當中都被拉了進來。
這場次貸危機,使全世界人為美國人住房買了一張大單。
美國是這樣消費的:買襪子是一打一打地買,穿一雙,扔一雙,從來不洗?,F在,美國人不但開始洗襪子,而且襯衣都雙面穿了。因為他們穿的都是“中國制造”,當然會影響到我們出口企業的訂單。所以今天我們應該說我們面臨著一個金融海嘯對中國實體經濟的沖擊,所以中央政府決定拿出4萬億,中央銀行也大量放款,想把中國經濟從谷底拉起來。
90年代我去國外的時候,還不懂什么叫品牌,我穿著中國產的土布衣服就出去了,還很具有中國特色。90年代我到香港名牌店,我問了這樣一個問題,這個店開到這么好的地方,怎么店里空空如也,他們賺誰的錢呢?終于有一天我想明白了,因為我認識了品牌以后,我明白了。原來這個店不是大賣場,只要一天進去幾個人就夠了。
我有個書包是在法國買的,排隊買的LV的包,人家這個品牌怎么打出來的?今天我們要為這個小錢包付多少錢?2006年我去過一次英國,我再去英國的時候,是人民幣升值的時候,我出國也是一個字,叫做“牛”。我去一個店,進去后,一個法國女士問我要什么,我說給我拿兩件新產品讓我看看。旁邊有一個小姑娘說,“別買,明天是周五,大降價,今天買就虧了。”我就問,“姑娘,你怎么會說中文呢?”她說,“我們店老板說了,不會中文的人不能在這里上班,能買這個產品的人都是中國人。”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