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17%出口企業愿嘗試內銷
即將在10月中旬舉辦的106屆廣交會,形勢預計好于上一屆。
9月7日,廣交會副秘書長陳朝仁在廣交會籌備情況通報會上介紹,截至目前派出的13個境外招商工作小組,已經有9個組完成任務歸國。“綜合境外招商的情況判斷,保守估計,本屆的采購商和與會人數會保持穩定,形勢好于105屆。”
受需求萎縮影響,此前連續兩屆廣交會,成交額均呈現17%左右的降幅。
陳朝仁表示,本屆廣交會計劃邀請采購商總量84萬戶,比上屆增長5%。
“招商的重點亦有所調整。”他說,招商組正在積極開拓歐美等重點市場的二、三線城市,以及受金融危機沖擊較小的約旦、摩洛哥、阿聯酋、敘利亞等中東市場。
對形勢的樂觀預判還在于,中國外貿進出口從今年3月開始已經連續5個月環比上升,逐月回升的趨勢已經基本確立。
中國海關總署副署長李克農9月7日亦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中國8月出口將較上月增長,同比降幅也將較7月縮窄,出口的整體前景有所改觀。但李克農并未透露具體數據,7月,中國出口同比下降23%,前七個月出口累計同比下降22%。
廣交會一年舉辦兩次,春季廣交會是外貿二、三季度的晴雨表,秋交會情況則反映四季度和來年一季度的外貿情況。
在即將開幕的第106屆廣交會上,內外貿對接的嘗試還將繼續。
陳朝仁說,廣交會的二、三期展覽期間,將設立“國內采購中心”,為國內采購商們提供有償展位。今年4月的春交會上,原本“一心向外”的廣交會首次高調地向國內采購商們敞開了大門。
不過,商務部在近期的調研顯示,僅有17%的出口企業愿意嘗試內銷。“我們不得不給這些愿意從事內銷的參展商們做一個特殊標識,方便他們與國內采購商們順利對接。”陳朝仁表示。
事實上,商務部此前也曾探討過,是否有必要在傳統展會結束后,再專門組織一場內外貿的對接會,不過“至今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傳出”。
紡織服裝的展期是否前移亦還沒有確定。
陳朝仁說,內部確實有討論過將紡織服裝的展期從第三期前移一些,不過從前期對相關參展商、采購商們調研的情況來看,各方意見存在分歧,“要待時機成熟,再做調整。”
上屆廣交會上,數家國內紡織服裝出口大戶曾經在一場商務部的專場調研會上表態,考慮到服裝出口的季節性強,希望廣交會能將紡織服裝展期從三期調整到一期。
此前的交易會分三期舉行,第一期展出家電、五金工具、運輸工具等機電產品,二期以日用消費品、禮品家居飾品為主,三期展出紡織服裝、鞋類、箱包及醫藥、食品、土特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