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店營銷攻略三要素促成行業慎重定價
貨物價格該怎樣定,看似個簡單的問題,可是很多新手不斷地詢問,就算是一些老手,也可能在某些時候在定價上出現失誤。
這價格怎樣定,涉及到哪些問題呢?
貨物定價,要考慮眾多因素,其中重要的因素有:
1、性價比的橫向平衡
一個市場,有大體相近的性價比,打個比方,在同一個商場內,價值20元的貨可賣25元,則價值40元的可賣50元,這個比例是穩定的。有朋友說如果不穩定呢?呵呵,很簡單,同樣質量水平的競爭者就會以更低的價格奪取了你的市場份額。
實際上,成熟的經營者都很善于把握這奧妙的平衡。
比如打折活動,折扣高了,別人占了你的銷量,低了,損傷了自己的利潤和長遠的品牌形象,只有與同一市場內的同類型同水平品牌保持一個默契,才能在大家都不受傷的情況下和平共贏。大品牌經營者在這一方面是最有經驗的。
2、品牌形象的維護
這個問題與品牌經營者也大有干系。吊牌價定多少,這是由品牌所有者來決定的,他必須考慮到自己的生產成本、品牌附加值、經營區域的消費力等綜合因素;而終端零售者只能以折扣的方式進行銷售。在這種定價模式下,品牌擁有人占主動地位,一個品牌的價格成敗往往由他決定。價格定高了,終端經營者折扣必低,定低了則又不能解決區域差別--于是有的品牌實行區域不同吊牌價格的制度,這樣雖然解決了區域差別,也會產生新的矛盾。
終端按折扣來零售,以什么折扣為好呢?據市場反映,消費者通常認為正常售價8折以上而且堅挺的品牌是很好的品牌,當一個品牌平常售價在6折以下,就會有“虛高、泡沫”的感覺,這樣的品牌給消費者一種不好的印象。
3、正常銷售與促銷價格
一個品牌平時賣什么價格,在節假日或者設立專區促銷的時候賣什么價格,也是很講究的。
如果一個品牌平常賣價高,而促銷價格過低且頻繁和大面積,則消費者可能會產生“買了就后悔”,乃至“持幣待折”的情緒,這對品牌發展是一個障礙。新款賣不掉,明明喜歡卻非要等你打折了才來,這種現象,估計有朋友是看到過的吧?
眾多的因素,我就談這三點吧。水平有限,如有不當之處,請指正。
在此拋磚引玉,也期待著更多朋友來談談自己定價的技巧和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