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國鞋業發展報告及未來走向預測
導語:近日,中國皮革協會發布了中國鞋業發展報告,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張淑華在會上進行了發言。中國鞋年產量超過100億雙,2008出口為81.2億雙,金額達288億美元,國內消費量達20多億雙,鞋業商品零售額達3000億元人民幣。
近十年中國鞋業伴隨國際市場的拓展,得到長足發展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皮革生產大國,中國制造的鞋走遍全世界。中國鞋年產量超過100億雙,2008出口為81.2億雙,金額達288億美元,國內消費量達20多億雙,鞋業商品零售額達3000億元人民幣。
中國規模以上皮鞋企業出口交貨值占銷售產值比重從2000年的73.7%下降到2008年的40.8%。
十年來,中國鞋類進出口貿易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國鞋類出口數量2008年比1999年增長了1.38倍;國鞋類出口金額2008年比1999年增長了2.34倍;中國鞋類進口數量2008年比1999年增長了16倍;中國鞋類進口金額2008年比1999年增長了35.5倍。
另據聯合國統計網站數據顯示,2007年世界鞋類進出口總額為1348億美元,中國鞋類進出口總額為246億美元,在世界貿易中居第1位,占18%。在中國鞋業進出口貿易的發展進程中,進口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中國在成為世界鞋業貿易主要供給國的同時,也開放了國內市場。目前,中國鞋業已成為世界鞋業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廣闊的世界鞋業市場的拉動下,加速了中國鞋業登上世界鞋業生產大國的平臺。
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制鞋業在走向國際市場的進程中,了解和學習了國際貿易規則,吸納了先進的管理、技術成果,初步建立了國際合作的貿易網絡,為進一步加強合作積累了經驗。
此外,隨著國內市場的發展,中國鞋業也完善了自身,形成了更加完備的產業鏈及市場運營建設,各具特色的制鞋產業集群(如浙江溫州及溫嶺、福建晉江、四川成都、重慶璧山、廣東惠東及鶴山),已成為鞋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品牌建設脫穎而出,中國真皮領先鞋王、中國真皮鞋王,已成為行業及市場認同的品牌產品,佩掛真皮標志的皮鞋企業的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20%。過去的十年使中國鞋業更加成熟,積累和增強了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2009年上半年中國鞋類生產及進出口出現回暖跡象,但下行壓力仍然很大。
從鞋類綜合指標看
2009年6月產值增速比上月有所加快,產量減速比上月有所放緩;累計產值增速仍回落,產量由上年同期增長轉為下降。
2009年6月規模以上皮鞋企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6%,比上月加快0.4個百分點。2009年1-6月規模以上皮鞋企業工業總產值1289億元,同比增長5.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7個百分點。
2009年6月規模以上皮鞋企業皮鞋產量同比下降11.3%,比上月放緩1.2個百分點。2009年1-6月規模以上皮鞋企業皮鞋產量19億雙,同比下降5.7%,上年同比為增長13.3%。
從鞋類出口情況看
2009年1-6鞋類出口量值均呈下降態勢。各月出口量降速比上年加深,但6月有較大減緩;出口額出現十年首降,但6月也有所減緩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際市場需求減少,再加上歐盟、秘魯的反傾銷,以及俄羅斯莫斯科切爾基佐沃市場關閉等影響,使我國鞋類出口量自去年開始下降,降幅比上年加深,出口額出現十年來首降。
2009年1-6各月我國鞋類出口量同比只有3月是增長,其他均為下降。2009年1-6月鞋類出口37.7億雙,120.5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了7.9%和5.6%,上年同期同比分別下降4.8%和增長11.4%。
從鞋類出口構成看
2009年1-6月鞋類出口以橡塑鞋為主,占鞋類出口總量六成以上,金額占四成以上。
2009年1-6月我國鞋類出口以橡塑鞋為主,出口量值分別為24億雙,54億美元,分別占鞋類出口總額的64%和45%,所占份額分別比上年提高了9個百分點和4個百分點。
從鞋類出口國別看
美國、歐盟、俄羅斯等主要出口市場下降,而非洲、東盟、中東等新興市場國家有較大增幅。
從鞋業進口來看
2009年1-6月進口量值下降,但進口量6月同比轉為增長,進口額減速連續兩個月放緩
2009年1-6各月我國鞋類進口量同比2月和6月為增長,其他均為下降。2009年1-6月鞋類進口1556萬雙,3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7.4%和8.6%,上年同期同比均增長104.7%。
從鞋類進口構成看
皮面皮鞋進口量占鞋類進口總量四成,金額占六成以上。
2009年1-6月我國鞋類進口以皮面皮鞋為主,進口量值分別為621萬雙,1.9億美元,分別占鞋類進口總額的40%和63%,所占份額分別比上年減少了7個百分點和1個百分點。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