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貿易壁壘 成都鞋業突圍
面對金融危機和國際國內競爭,作為四川特色傳統產業的成都鞋業應如何應對,如何渡過難關、爬坡上行?尤其是面對俄羅斯嚴厲打擊“灰色清關”,過去以出口俄羅斯為主的成都鞋業是進是退、該何去何從?這些問題值得成都鞋企和政府有關部門深思。
面臨“灰色清關”
國際貿易堅冰待破
據了解,俄羅斯歷來是成都鞋業外貿出口的核心市場。位于成都市武侯區的中國女鞋之都有1100余家企業,其中70%—80%為出口型企業,20%—30%為內銷型企業。出口型企業中以出口俄羅斯為主;通關方式以“灰色清關”為主,由于過度依賴北京、新疆等傳統邊貿口岸的中間商渠道,成都鞋企長期、嚴重缺乏自有穩固客戶資源。
2008年9月11日,俄羅斯總檢察院以打擊“灰色清關”為名,對莫斯科切爾基佐沃市場的阿斯泰(ACT)區域進行查封。查封事件發生后,導致四川近百家在俄羅斯設有檔口、直銷網點的外銷工廠損失慘重,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億美金。
2009年6月29日,俄羅斯進一步加大對“灰色清關”的打擊力度,對切爾基佐沃市場采取無限期關閉。本次查封事件給四川鞋業帶來了巨大損失,10余家外銷鞋企貨物被扣,原有的對俄貿易物流體系的全面瓦解,大多數外銷工廠的訂單生產不得不被迫中止,部分企業甚至面臨貨物已生產而無法順利交貨的窘境,這類情況涉及四川鞋企逾300余家,初步估計累積損失至少超過一億美金。
突圍“三三戰略”
破除成都鞋業壁壘
面對金融危機和“灰色清關”的雙重打擊,成都市政府針對成都鞋業實施了“三向聯動”、“三位一體”、“三措并舉”的“三三戰略”,破除了成都鞋業壁壘。
9月12日,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從成都武侯區了解到,在成都市政府的積極引導和支持下,成都鞋業逆勢而動,將積極實施“三向聯動”(政府、鞋業企業、運營商三向聯動)、“三位一體”(以成都為鞋業產業中心,以廣州等沿海城市為展示窗口,以俄羅斯等國際市場為出口終端的三位一體營銷方式),“三措并舉”(樹信心、創品牌、拓市場)的鞋業產業發展“三三戰略”,實現鞋業產業的突圍。
近日,(廣州)中國女鞋之都展覽展示中心·成都鞋城項目啟動儀式在蓉舉行。成都鞋業全面構建“在本土建基地、在沿海建窗口、在海外建終端”的“三位一體”訂單貿易新模式是成都鞋業謀求鞋業突破的第一步。
四川西部鞋都產業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彭軍在啟動儀式上說,“三位一體”外貿出口渠道體系的建立,將切實規范四川鞋業外貿出口渠道、有力拓展新的國際市場資源、有效推動四川鞋業外貿出口放量發展,將為四川鞋企成功實現轉型、實現跨越式發展帶來一次絕佳的歷史性機遇。
鞋業專家指出,成都鞋業應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契機,走品牌之路,積極開拓內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