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燁:2009,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展會
訪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常務副理事長 何燁女士
2009年,牛年,似乎沒有給縫制機械行業帶來牛氣沖天的好運。但是,也絕不同于2008年的低迷、彷徨和無助。企業已經對目前的經濟走勢有了更為深刻和理性的認識,采取各種措施度過困難時期,為迎接 新一輪的發展積蓄力量。俗話說,不賺錢的時候,省錢就是 賺錢。企業節省成本,就要減掉很多開支,其中很大的一項就是參加各種展覽會的費用。在有限的費用預算框架下,什么樣的展會才值得他們去選擇?甚至,什么樣的展會能讓他們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高的效益?這是企業和所有業內展覽主辦單位都在思考的問題。
兩年一屆的CISMA如期來臨。“2009,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展會?”這個問題時時刻刻都在拷問著主辦方中國縫制機械協會。關于CISMA2009的種種,主辦方是如何考慮和策劃的?有什么措施?達到了什么效果?就此,記者采訪了協會常務副理事長何燁女士。
記者:CISMA2007結束之后,縫制機械行業的發展步入一個低谷,至今仍在低位徘徊,這給CISMA2009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
何燁:應該說,這次行業凋整期感覺上來得比較突然,是“黃金十年”之后一個急速的下滑。也促使協會對于行業的發展做更深入的思考。表面上看,這次行業的經濟下行是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們這樣—個外向型出口行業首當其沖受到較大沖擊:但是,回顧行業的發展,在過去一段高速發展時期內,行業內部一些深層次的矛盾被高速發展的表象所掩蓋。由于形勢突變,使得這些矛盾外化出來。而這些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就促使行業必須進行調整升級,走亡更加健康的發展道路。行業遇到這樣的困境,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經過這—一段低谷時期,我想行業和企業對形勢的認識更加理性和科學,并能以此為據調整發展思路和戰略,共同度過這個難關。
說到展會,我們一直強調展會植根于行業,服務于行業,反映行業動態。行業形勢與2007年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對展會的需求也必然發生變化。首先,行業的服務對象———服裝制造業也處于調整期,他們對設備的需求發生了變化,要求更加高效、節能、能滿足個性化需求的裝備來為他們服務:所以,他們希望從展會卜看到他們所期待的產品:從縫制行業自身的發展來說,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長遠發展的需要,而集約型發展道路就促使企業要調整產品結構、轉變生產方式、提升增長理念。追求高端的產品和精湛的技術成為了企業鍛造品牌的主要途徑和手段。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對展會的要求也不同以往。他們最 看重的,也不再是規模,而是如何在一個合適的平臺,以合適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實力和長處。而全球范圍內的經濟下行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消費信心,包括對服裝的消費,這就制約了服裝的發展,間接地影響到服裝設備的需求和供應,這雙重變化都向CISMA2009提出了挑戰!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