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如何拉動戰勝金融危機的新引擎
一個企業要在金融危機中展現強大的生存能力,并有成功的表現,成為行業領跑者,就需要在品牌競爭力、市場創新、管理上下功夫。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嚴峻形勢下,為了求生存、求發展,一些有戰略眼光的民營紡織企業提出了以創新創業為核心的企業經營理念,即以自主創新為引擎,拓展市場,科學管理,提升品牌形象。為企業強化市場競爭力,在新形勢下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為正在危機中爬坡的紡織服裝企業提供了新競標。
作為市場經濟和企業經營的核心環節,品牌建設關系到企業的存亡絕續。在這場金融危急中,首先倒下的是大多數沒有自己品牌、核心技術的企業。只有制造、沒有品牌,即使制造的技術再好,也只能被整合在別人的平臺上,從而喪失自己的自主權和主動權。用科技鑄就品質,優質服務提升品位,打造自有品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將成為企業在市場上取得話語權的有力保障。
江蘇新雪竹國際服飾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國內衣第一品牌,在業內首先提出“時裝內衣”概念,使內衣具有外在美的價值,實現了內衣功能的外在拓展,并聘用意大利等國外時裝設計大師加盟研發團隊,結合雪竹時裝內衣的特點,設計出引領內衣時尚潮流的系列新品內衣。逐步實現了從江蘇省著名商標到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的跨越,有力推動了企業的創新發展。
危機當前,抓訂單、保市場成了企業第一要務。在困難面前找商機,保住客戶,短單小單也要接。要在洗牌中搶占市場,進入國內大型采購鏈,擠進政府采購名錄,“走出去”參加展會,“請進來”辦供貨會。采取機動靈活的接單方式,關注小批量、流動性、快交貨,挖掘商機來獲得更多的訂單,努力保持市場占有率。
紡織服裝出口企業要采取多方策略:一是努力保持和擴大對美國、歐盟出口,守住市場;二是著力開拓俄羅斯、東盟、中亞、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三是開發內需市場,向內外貿并舉轉型,促進內外貿的融合對接。強勢企業可利用技術品質等競爭優勢,尋找能與之配套的品牌企業,加大上下游合作,實現合作雙贏。
創新是時代發展的主旋律,企業如果沒有創新,缺乏創新動力,就會缺乏生命的活力,喪失在瞬息萬變市場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和發展壯大的機遇。要走出危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還得靠企業的創新能力。紡織服裝企業要自主創新,就要從苦力打工型轉化為研發營銷型,從人海戰術型轉為精確打擊型。自主創新關鍵要有核心技術,有了核心技術,才能掌握產業發展,從產品定位,市場營銷,產業鏈形成到規模大小由自己說了算;有了核心技術,才能有產品的高附加值、高效益,企業才有核心競爭力。江陰中科英特雅光納米技術有限公司專業從事新型界面功能材料的研發,與時裝品牌“海瀾之家”合作,為西裝、襯衣的成衣面料做后整理,使產品具有“自清潔”功能。使用這一先進技術后,一件西服加工過程中的新增成本不到30元,但售價卻能提高300元,企業利潤得到大幅提高。
嚴峻形勢下,企業管理水平、產品成本無疑成為市場競爭的重要砝碼,紡織服裝企業要將經濟危機作為苦練內功,改善管理的機遇,扎扎實實練好內功,強化基礎管理,強血健體,全面提高科技決策和生產經營水平,增強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和防范市場風險的能力。
無錫一棉在“精”上下工夫,生產精耕細作,技術精益求精,管理精雕細琢,團隊精誠合作。如今每位員工看機臺達2萬錠,細紗斷頭率低于日本同業水平。此外,企業生產規模擴大4倍,但人員數量僅為原有的1/4,企業的銷售、質量、人均創利、出口創匯等綜合競爭力指標一直名列同行業前茅,較強地抵御了經濟危機帶來的沖擊。
總之,在抵御經濟危機的寒潮中,紡織服裝企業應當及時掌握更新市場動向,將新的經營理念作為抗擊金融危機的法寶,推動紡織服裝產業經濟發展,才能將危機的“冬天”變成產業升級的“春天”。